“国家的孩子”这一称谓背后承载着一段真实而感人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中国连续三年发生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史称“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受灾严重,粮食短缺,民众生活困苦。由于经济困难,许多家庭无力抚养孩子,导致大量婴幼儿被遗弃或送入福利机构。然而,当时的福...
一、六十年代初,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江南地区出现大量弃婴,父母们因无力抚养而将他们送往上海保育院。上海面临巨大救助压力。周总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达成共识,将江南部分孤儿送往内蒙古,由牧民抚养。二、牧民们向这些孤儿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他们被称为“国家孩子”。电视剧《国家孩子》讲述了四个在...
一、六十年代初,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江南地区出现大量弃婴,父母们因无力抚养而将他们送往上海的保育院,上海面临巨大救助压力。周总理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达成共识,将江南部分孤儿送往内蒙古,由牧民抚养。二、这些被送往内蒙古的孤儿被称为“国家孩子”。献礼剧《国家孩子》讲述了四个在同一趟火车上被...
他们是“国家的孩子”先说说故事的大背景。1960年,中国发生大饥荒,江南地区受灾严重,很多父母无力抚养孩子,把他们送到上海的保育院,一时之间大量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而随着弃婴越来越多,保育院也面临着巨大的救助压力。周恩来总理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达成共识,把上海的3000多名孤儿...
《国家孩子》的真实历史: 《国家孩子》改编自真实事件,原型聚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席卷中国,江南地区的婴幼儿被送到福利院,由于福利院人满为患,不能接收更多的孤儿,于是政府就将上千名孤儿送到内蒙古,交给当地牧民抚养,所以这些从江南到内蒙古生活的孩子被称为“国家孩子”。 《国家孩子》还原了当时的...
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的电视剧《国家孩子》今晚收官,这部电视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上世纪60年代来自上海的“国家孩子”被内蒙古牧民收养后的人生故事,展现了草原上的质朴情怀。从开播到现在,《国家孩子》一直保持着全国网收视排名的首位。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受灾地区出现不...
电视剧《国家孩子》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我国遭遇了严重的食品匮乏,上海、江苏、无锡等地,出现一批幼小的孤儿。在党的关怀下,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的乌兰夫发动整个内蒙古伸出援助之手。那段时间里,相继有三千多名营养不良的幼小孤儿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他们被牧民们统称为“...
在草原上,这些孤儿得到了牧民们的无私关爱,他们被妥善安置,被牧民们悉心照料,逐渐恢复了健康。牧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这些孩子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了蒙古语,接触了蒙古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他们的成长,成为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孤儿”在草原上...
蒙古族女作家萨仁托娅曾用一本书记录了这段往事,书名就叫《国家的孩子》。在接受采访时,她依然难掩感动,“这三千余名孤儿,对于每一位扶养者而言,是比天还大的责任,因为他们收养的是‘国家的孩子’。”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安置了3000多名孤儿,这些被送到大草原的孩子则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2019年9月26日,由刘小锋担任制片并出演的《国家孩子》,向世人揭开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创下了收视的高潮。在《国家孩子》的片头,一段悠长的讲述把人们带入历史沧桑之中。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