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第一龙:石块堆塑龙,距今约8000年,1994年出土于辽宁省阜新市查海遗址 特征:此神龙由大小相仿的红褐色石块人工堆砌而成,龙头面向西南,龙尾指向东北,全长 19.7 米,龙身宽约 2 米,头部宽达到 5 米。二、长江流域第一龙:卵石摆塑龙,距今约6000年,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 特征:此...
—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 唐代龙的造型, 没有刻板的程式, 这件铜龙身躯呈“S”形, 前肢挺立,后肢上扬,细尾前摆, 既俊逸矫健,又脱俗灵动, 好似一不留神,飞龙就要飞天而去。 有人赞它是力量与美的杰出代表, 有人夸它是唐代龙形艺术品的扛鼎之作, 《如果国宝会...
龙的须髯(rán)、齿状鬣毛、鳞片等细部均采用錾刻手法刻画。赤金走龙形体虽小,但形神兼备,生动有趣,体现出唐代工匠在制作小件工艺品方面的技艺纯熟,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罕见物品。 在唐代,龙还不完全是皇家专用图案和皇家标志,因此,唐代工匠在塑造...
九件龙纹国宝,你曾亲眼目睹过其中几件?青铜龙,这件藏品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 展现的是自秦朝流传至今的双龙形象。它呼啸而过,双龙交缠,仿佛蓄势待发,极有震撼力!此龙身长2.3米,重达75千克,龙头设计略呈方形,身上饰以鱼鳞纹样,而龙体则是中空部分,通过合铸焊接的精湛工艺打造而成。它,或许曾是盛大祭...
龙身中段有个大铃铛,尾巴是卷起来的,整体像一条准备腾飞向上的巨龙。这件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作之精巧、所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夏绿松石龙形器在2002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一座高等贵族墓葬中。根据所出土的其他珍贵器具,专家推测墓主人是一...
作为我国龙形象的原始形态,这件玉龙无疑是我国早期龙形态文物中的瑰宝。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小村庄里,村民张凤祥在挖树坑时意外挖出了一块看似“废铁”的物体,他随手将其带回了家。某日,他7岁的弟弟出于好奇,用绳索将这块“废铁”绑住,拖在地上玩耍。随着锈迹的逐渐脱落,“国宝”的真容终于展现在...
绿松石龙形器,现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被誉为“超级国宝”。这件龙形器由2300多片绿松石精心拼接而成,虽于2002年才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却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定为华夏龙图腾的最直接、最正统的起源。在夏人的想象中,龙的形象便是如此:12组菱形图案巧妙地描绘出龙的鳞纹,而绿松石与白玉的巧妙搭配,则...
国宝画重点丨三星堆赏龙图鉴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 为我们带来了无限遐想 造型夸张奇特的青铜人像 高贵神秘的黄金面具 独一无二的青铜神树 ……然而鲜少有人留意到 三星堆还有数量众多、形形色色的龙 它们代表着 古蜀人对天地、神灵、祖先最虔诚的敬奉 寄托着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龙的起源,一直是我们探寻中华文化源头中重要的一部分。2004年,一件来自二里头夏都遗址、距今约3600年前的绿松石龙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轰动。这条“龙”以二千余片绿松石小片构成,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今天,寻访君就与大家来共同欣赏...
唯一可惜的是,与郑州的商都博物馆类似,许多东西已经“被搬空了”,有的甚至被替换成了仿制品。我本来打算看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华第一龙""绿松石形龙",原来这只是一件仿制品,而这件文物现在位于北京中国文物博物院。所以,回到北京之后,我第一时间就给中国文物博物院订了一个位置。在北京,中国文物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