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全球经济将延续疲软态势,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是全球经济活力不足的风险。全球货币过快收紧导致高利率对经济活动的拖累加速显现,前期支撑主要经济体复苏的投资动力、超额储蓄带来的消费动力都面临后劲乏力问题,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仍将延续疲软态势。发达经济体工业生产仍不够活跃,服务业消费对主要经济体...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增长更为缓慢,造成全球总需求难以扩张,始终维持在一个规模较低的水平。其次,市场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势力上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受阻,经济全球化遭遇空前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景气,市场比较萧条;另一方面,一些国家从单边利益出发,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国经济将持续恢复向好。同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风险防控,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
2024 年,国内经济形势呈现出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态势,老百姓的民生也在不断改善。从经济形势来看,尽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较强的韧性。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6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0%,这一成绩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亮眼。消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形势作了科学研判,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的困难和挑战[1],同时,外部环境的...
今年国内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边有上千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这还不包括社会失业人员。而另一边是实体企业不景气,都在截员降薪,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是明显减少。所以,不要轻易辞职。因为,一旦辞职之后,再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很困难了。只有熬过了现在这个周期,等到实体经济全面复苏,再选择辞职也不迟。
作者:张礼卿 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一、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达到了两会期间提出的5%左右的目标。在新冠疫情基本结束但伤疤效应显著的情况下,面对需求不足、预期转弱、诸多风险困扰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预计...
农业形势总体良好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贵荣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力有效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农业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展望2024年,经济内生动力巩固增强,政策端加力提效,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修复,实际增速将逐步接近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在低基数效应和复苏加快的双重力量拉动下,国内通胀水平有望趋于回升。虽然2024年一季度外需景气度或仍维持偏低水平,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趋弱,但预计随着二季度以后海外主要央行开启降息操作,需求和价格...
本文对这一方向性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和落地方向,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但当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且经济增速的下滑趋势在疫情前就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结合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24年经济政策新思路和经济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