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方资本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对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储局)的铜期货业务展开了联合绞杀,最终国储局在多方资本的打压下惜败伦铜市场,付出了巨亏9.2亿元人民币的惨痛代价,这是我们在国际高端金融领域与西方资本博弈中的又一次惨败,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本文和大家一起来详细回顾这起“国储铜”事件的详细始末。“...
由于一直在伦铜市场做多,所以在2003年这波大牛市里,刘奇兵给国储局大赚了7亿多,他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被吹捧成了全球最好的铜交易员。刘奇兵慢慢有点忘乎所以。 这里要强调一点,刘奇兵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他背靠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铜进口国,只要他能在伦铜市场坚持做多,那国储局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西...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巴林银行、安然公司,到国内的‘中航油’、‘国储铜’事件,无一例外地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惜墨如金”的银行高官,刘明康用了“惨痛”一词,国储铜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当大家都盯着刘其兵的空单的时候,不要忽略了那些跟着他做空的人。据媒...
国储铜事件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铜价快速攀升,持续上涨的时间和上涨幅度均超过以往,世界各大机构纷纷预测在此轮上涨之后,国际铜价将步入下跌时期。中文名国储铜事件实质过剩铜供应发生时间2003年下半年以来表现铜价快速攀升快速导航 事件介绍事件经过事后结论
故事发生在1998年,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了,但是铜的产量不到全球的10%,消耗量却高达全球的50%。在这个的背景之下,国储局需要想办法,去国外买铜,所以,就引入了期货方便交割,不了解期货的老铁,你就简单理解成这玩意儿,买涨了也能挣钱,买跌也能挣钱就行了。下面的内容,不会出现太多的专业术语,就两个,...
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储铜这样的悲剧还会重演! 惩戒缺位是悲剧的外因 当人们把目光集中在国储铜要造成多少损失以及此事如何收场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国储中心并没有开展国外期货投机业务的资格。一旦将国储铜事件和“株冶事件”联系在一起来看,人们就不难发现,问题已是多么的严重。
据官方介绍:“国储铜事件”是指2005年中国国家物质储备局(简称国储局)在国际铜价上涨期间,为了缓解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并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铜拍卖和市场操作。这一事件涉及到国储局在国际铜市场上的空头头寸,以及与国际基金的激烈对决,最终导致国储局遭受巨额亏损。
15年前,国署局的一位处长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大笔做空铜期货,结果他的巨额空头仓位被西方资本盯上,最终巨亏数亿美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震惊中外的国储铜事件。 刘其兵毕业于武汉大学国储经济系,1998年开始负责国储局铜期货业务。他的运气很好,刚入市时正赶上了铜价的历史低点。我们之前写过一期索罗斯与宾中泰南决战伦敦铜...
美国收割往事:国储铜事件, 视频播放量 483、弹幕量 0、点赞数 23、投硬币枚数 4、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账号已注销,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HSBC】11.24付鹏2025年展望(全球经济变化下的投资逻辑/中国内需及债务问题分析/中国经济问题与再分配重要性/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