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台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是公职人员;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由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和由任免机关、单位给予处分的制度机制;明确由国务院及其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事宜作出...
第九条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同时有两个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可以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第十条国有企...
比如,《条例》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章关于违反政治要求、组织程序、廉洁要求、薪酬管理制度,违规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侵犯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工作要求等违法行为有关规定具体化为51项违法情形,并明确相应的处分。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条例》充分体现贯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
《条例》体现严管与厚爱的原则,将“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要求转化为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为国企管理人员提供了合规操作的指引、激发国企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热情、激发善意和潜能,进而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落实落地。周丽莎强调,《条例》中纳入了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硬要求”,显示了国家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
事关上市国企管理人员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违规行为将被进一步管起来。 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下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实施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若有财务造假、虚假披露、操作股价等行为,未来不仅会受到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给予罚款、市场禁入等处罚,依据《条例》,最...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促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履职、 秉公用权、廉洁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任免机关、单位给予违法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
近日,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下称“《处分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首个专门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下称“国企人员”)处分事项的行政法规。 长期以来,关于国企人员的处分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称“《公职人员政务...
日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正式公布(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从法规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事宜统一规范,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下称:《处分条例》)的出台背景,2020年7月施行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是公职人员,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由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和由任免机关、单位给予处分的制度机制,同时明确了由国务院及其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事宜...
需要指出的是,国企管理人员既是《条例》规制的对象,同时也是国家公职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相关规定,与新修订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相衔接,形成了内容协调统一、规范有序的顶层设计和法治保障。这为国企管理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业提供了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