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出自《大学》,大意是说,治理国家不应以财富为利益出发点,应该以仁义为着眼点。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去年,朴槿惠总统访华期间,在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演讲时用汉语说‘先做朋友,再做生意’,生动反映了对义利关系的正确认识,深刻诠释了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重要思想观念。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礼记·大学》 【如是】国家不以利益为根本利益,以正义为根本利益。 【我闻】儒学的命运在近代中国陷入了一种怪圈:激进革命的时候,儒学被认为是有碍历史进步的;和平建设的时…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句话是一种价值观,意思是指领导者或国家应该以公正、道义和良心为基础来指导治理和决策,而不是只追求私利和眼前的利益。这句话的含义是主张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不可以牺牲道德和社会公义,以追求个人或特定集团的利益,而是应该尊重、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使社会...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出自《礼记·大学》。《大学》讲的是君子修齐治平的学问,对于治国之道也有详细的论述,其论述的根本就是认为治国之道“德本财末”,“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因此,《大学》认为,聚敛财富民众就会离散,施舍...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关键词:大学 这是第二次再深化这个意思。『长国家』这个长,是一国之君长。一国的君长如果要『务财用』,务就是致力于,致力于什么?财用,也就是他要搜刮财物,要聚敛财富。『...
在对“治国平天下”的疏解中引出的“絜矩之道”概念,从一般意义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执政者来说,则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由此而展开的对于君权与天命、君主与民众、制度与社会诸关系的讨论...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百度试题 题目国不以利为利,___也。(以义为利)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以义为利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