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原先从“江浙沪精致家庭”中流行起来的“囤旅游”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囤旅游”消费者中,1995-1999年出生的“95后”占比近四分之一;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00后”占比增速最快,目前已接近20%。《报告》显示,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依然是“囤旅游”热门客源地。...
目前,“囤旅游”已经成功在年轻人的囤货圈占领了一席之地。2024年“囤旅游”消费人群和规模持续扩大。据飞猪发布的《2024年“囤旅游”报告》,2024年“囤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囤旅游”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00后增长最快。为什么“囤旅游”会火?首先,“囤旅游”相较于传统的旅行计划更为经济...
近年来,先囤货、后使用的“囤旅游”持续受到消费者喜爱。数据显示,2023年消费者热衷于囤旅游产品,相关活动商品成交额与往年相比增长幅度明显。今年春节较早,不少人已经提前开始把机票、酒店、旅游目的地门票等旅游产品像日常消费品那样“囤起来”,再选择春节或是假日期间出游。在携程平台上,囤旅游产品包括机票、酒...
和囤日常消费品一样,“囤旅游”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具体出行日期的情况下,提前将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旅游相关产品下单,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预约使用,不想用或者产品过期还能免费取消。不过,现实中“囤旅游”预售类产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兑换时间不够灵活,周末和节假日需要加价;“不消...
重庆市民小丹是个“囤旅游”达人。这个清明假期,小丹和老公到海口旅游的机票,是她在春节后就早早买好的。当时在某平台上订了两张去海口的往返机票,算上机建、燃油费,一个人往返不到1400元。不仅是清明假期,“五一”假期,小丹也很早就囤了去泰国的机票。她告诉记者,由于每年假期时间比较确定,出行也在节假日...
“囤旅游”也可能有“坑” 打开直播平台,搜索“旅游”,就能看到各地旅行社的主播在热情推荐旅游套餐。 对于有出行意愿的上班族来说,这种消费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购买便捷、价格优惠且时间弹性大,降低了消费者决策难度。 “囤旅游”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囤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将机酒、目的地门票等旅游产品像日常消费品那样“囤起来”,先买了放着,想用再用,不想用或没有条件用就免费取消。因618、双11等促销节庆优惠力度大、产品花样多,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这类时间段内大力“买买买”,囤下自己心仪的旅游产品。这一玩法最早起源于飞猪。早在2013年11月,...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囤旅游” 有一定优势。旅游套餐通常会有较大幅度的优惠,以酒店住宿套餐为例,一些高端酒店推出的周末度假套餐,价格比平时单独预订一晚住宿还要实惠。而且,提前囤下旅游产品,能让消费者更好地规划假期,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提前预订可确保有房可住、有票可买。比如,在春节前囤下热门景区的...
不过,双11囤旅游正盛的风头下,亦藏着整个行业的隐忧。环球旅讯首席分析师彭涵指出,囤游本是疫情之下的产物,这类预售“其实对商品要求极高:需兼具物美和价廉、对用户而言具有强吸引力,平台才能保证其销售情况。”当下,囤游类预售卷土重来,背后是整个旅游市场的愈“卷”。对酒店商家,预售并不是一笔“很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