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学,是古印度发展的逻辑学,也是思考方法和探索真理的工具。在佛教中,它更是重要科目和论辩方式。以下是因明学的精简解释: 一、定义与性质 定义:涉及推理论证,通过合理理由和论据探讨和证明观点的真实性。 性质:强调内容真实性,以立论和论证为主要方法。 二、核心理论 因三相:因(理...
藏传因明学与汉传因明学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明学虽源自印度,但译传至中国的中原地区与西藏地区后,汉藏佛教学者以自己传统思想的前见为地基,传承、发挥、发展了因明学的名词概念、框架体系、表达方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学因明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逻辑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前弘期...
但关于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量论因明学,其学科性质的界定自古以来即颇多争议。 唐代沙门慧立所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永徽六年(655)夏五月庚午,玄奘法师译正之余,又译《理门论》,又先于弘福寺,译《因明论》。”不难看出,在奘门的学科体系中,因其秉...
“因明学 ”既然是逻辑学 的一部份,所以它会合情合理;可是“因明学 ”也有它更殊胜的地方,超越了“逻辑学 ”。也就是说有些时候,真的深入“因明学 ”的人,他能够超越出平常的情理,可是他不会违反情理。我们用医学来解释,方便比喻说:“左脑是用来做计算、计划、语言文字、合情合理安排,分析逻辑的一切事情;而...
因明学就是佛教用来诠释哲学思想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佛教中,因明学的地位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藏传佛教中。它不仅是义学的一门重要科目,更是一种论辩方式。因明学的核心在于通过逻辑推理和辩论来探究真理,这种探究方式在佛教的哲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4年9月22日,金秋九月、秋风送爽,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里,青海省因明学会第八届因明学术研讨会在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古刹——西宁宏觉寺召开。来自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班禅因明学院、塔尔寺、隆务寺、文都寺等高等院校、寺院、学术研究机构从事因明逻辑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教授、高...
《因明纲要·因明学》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澂、虞愚。内容简介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从思想上说,因明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因明的逻辑学部分是为了研究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
因此,因理是因明学的关键。 “因”是理由、论据。理由、论据在其性质分有效和无效。有效论据称正因,无效论据称似因。 正因,也称真因。正因的定义是:具三性者为正因。 因三性,旧译为因三相,“相”有性相、形相二义,故译为三性。具三性的“具”有“具有”和“是”两种含义。藏传因明向用词严谨周密化的...
因明学名义集,亦称《量学名义集》。藏传因明(量学)著作。出自《龙多喇嘛文集》。概述了法称《释量论》四品的主要内容及涉及的专门术语、概念。分因明与心明两部分。第一部分署名仲钦·阿旺达杰著。在略述因明著作在西藏的传播及藏族学者发展因明学的代表作之后,概述关于因明各种量式的例证及其建立量式的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