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被称为“两宫回銮”,意与“庚子西狩”相对。也就是说,没有此前的“西狩”,就没有后来的“回銮”。所谓“庚子西狩”,是指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离,一口气跑到陕西西安,才算稳下身心,一路逃命,狼狈不堪。何谓“西狩”?“西狩”一词,出自...
就俗称“金銮殿”。 金銮的金,自不必说, 本身就有尊贵的含义, 比如金口玉言, 那金銮的銮,是什么呢? 銮,luán, 本指皇帝车驾上用的一种铃, 后引申为指帝王车驾或帝王本身。 鸣銮,就是指皇帝出行, 随銮,是指随皇帝出行, 回銮,指皇帝外出回返, 迎銮,就是指迎接皇帝, 銮驾,指皇帝车驾或皇帝本人。 还有...
以《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为题材开发泰山文化旅游产品,是对泰山旅游纪念品的一个开拓与深化,因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泰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以此为切入点,打响泰山岱庙壁画这个品牌,对于泰安、泰山的旅游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将是不言而喻的。临摹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再现古代艺术风采,十余位学者专家,历经...
回銮碑是北宋和辽双方由交战向和平转折的标志,是研究“澶渊之盟”这个历史事件的重要历史文物,它对研究北宋和辽的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2019年10月7日,回銮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回銮碑始建于北宋,该碑毁于明代。建筑格局 回銮碑系青黑色石质,无碑首...
回銮寺,曾名灵溪寺、兴国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因唐太宗登绵山礼佛未成在此处回銮得名,寺建于唐代,五代时期毁于战乱。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后又毁。金天会、大定年间又重建。现存寺院保存完整,为元代建制。回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62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
皇帝亲祀回銮乐章 《皇帝亲祀回銮乐章》,乐章名。顺治元年(1644)定,皇帝祭祀回銮乐章二,祭天、地及群祀回銮奏“佑平”,太庙回銮奏“禧平”,以导迎乐演奏。各立乐曲词。乾隆七年(1742) 重定祭祀回銮乐章十三,各曲皆立新词。乾隆十七年定,凡祭祀回銮用乐,皆称“佑平”,用导迎乐演奏。
回銮即事 《回銮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弘历。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乾隆皇帝。作品原文 祝釐礼化城,台顶陟峥嵘。迎喜一天雪,驻当三日晴。趁閒寻奥境,蒇事返行旌。佳处留馀兴,前诗偶静评⑴。⑴ 丙寅秋来五台回驾时有不教吟兴尽佳处每留馀之句 ...
《回銮诗》是明代文征明诗作。作品原文 圣主回銮肃百灵 紫云团盖翼苍精 属车剑履星辰丽 先架旂常日月明 十里春风传警跸 万方和气协韶韺 白头欣睹朝元盛 愿续思文颂太平 作者简介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