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顺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调理脾胃虚寒或气血不畅引起的腹痛、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其具体组方和功效因不同典籍记载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病症辨证使用。 一、不同典籍中的四顺汤 《圣济总录》四顺汤1. 组成:附子、干姜、人参、炙甘草。 功效:温阳散寒、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腹泻、...
四顺汤(《肘后方》卷二)、回阳饮(《医学集成》卷一)、人参四顺汤(《鸡峰普济方》卷五)。组成甘草6克(炙) 附子10克(生,去皮) 干姜4.5克 人参3克 四顺汤的功效功用回阳复阴。 主治阳气衰微,阴液内竭,四肢厥逆,恶寒脉微,下利而利忽自止者。用法...
《圣济总录》:四顺汤 【别名】四顺散(《外科发挥》卷四)。 【处方】贝母(去心)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30克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肺痈吐脓,五心烦热,壅闷咳嗽。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
四顺汤最初出现在《肘后备急方》的卷二中,它实际上是四逆汤的一个变种,加入了人参。这个变化使得原本的四逆汤变成了四顺汤,也就是四逆加人参汤。📝 四顺汤的组成 四顺汤的配方包括:炙甘草6克、生附子10克(去皮)、生姜和人参各3克。将这些药材与600毫升水一起煮,煮至剩下240毫升后,去渣,分温再服。...
四顺汤的三个配方分别来源于《外科发挥》卷四、《养老奉亲书》和《肘后备急方》,其成分和功效各不相同。 ①《外科发挥》卷四中的四顺散: 组成:贝母(去心)、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30克,甘草(炙...
【通用名称】四顺汤 【其他名称】四顺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 【异名】四顺散(《外科发挥》卷四)。 【组成】贝母(去心) 桔梗(炒) 紫菀(去苗,土)各30克 甘草(炙,锉)15克 【用法】上四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时候稍冷服。 【主治】肺痈吐脓,五心烦...
一、《养老奉亲书》中的四顺汤 配方:神曲(入生姜四两去皮,一处作饼子,焙干)四两,大麦蘖子(炒香熟)二两,草豆蔻(先炮熟,去皮细锉用)一两半,甘草(炙黄)一两半。 功效:主治老人百疾。方中神曲、麦牙消食除满,豆蔻、生姜行气暖胃,甘草补脾和中。 二、《证治准绳》等古籍中的四顺汤 配方一:甘草(炙)二...
四顺汤的配方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1. 一种四顺汤的配方由甘草、附子、干姜、人参组成。这种配方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二,其功用为回阳复阴、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它主要用于治疗寒邪深入少阴所致的寒厥证,此时真阳衰微,元气亦虚。方中的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能迅达内外以温肾补阳,祛...
四顺汤主要能够达到益气固脱、回阳复阴、回阳救逆的功效。四顺汤主要是由甘草,附子,干姜,人参组成,通常能够治疗阳虚血脱、汗多恶寒、四肢厥逆的患者,同时也可以治疗表里俱虚,伤冒寒冷,腹胁胀满,呕逆痰涎,对于小便频多和身体疼痛、头痛恶寒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四顺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症状。其正确配方如下:当归(Angelica sinensis):10克 白芍(Paeonia lactiflora):10克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10克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6克 制作方法:将当归、白芍、川芎、甘草分别洗净,晾干备用。将四种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