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地域性矛盾:四野以东北籍战士为主,南下后水土不服、思乡情绪蔓延,甚至出现逃兵现象。1949年5月南下先遣兵团报告显示,东北籍战士中疟疾发病率达17%,非战斗减员4300余人。到当年8月,非战斗减员已经高达37000余人,其中逃兵占半数左右。其三、任务多元化:除军事作战外,还需承担剿匪、土改、城市接管等任务,...
由于当时追击白崇禧速度的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有时候要饿着肚子打仗,更是让战士生怨。事实上,很多战士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军的很多高级指挥员是南方人。一定程度上说,四野南下遇到的种种不适应,跟准备不足有关。到了南方,水土、气候的巨大差异,让部队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影响了战斗力。官兵大量患...
1950年5月,萧克在汉口四野兼中南军区司令部那边得到了要去总部训练部工作的通知。林彪就特地请他到东湖公园吃了个饭,给他送行。在饭桌上,林彪说了一些鼓励的话,看得出我们俩在军事上挺合得来。这会儿,离萧克担任四野第一参谋长正好满一年了。在四野南下的过程中,进行的人事变动,实际上显示出中央对军队建设的...
作者:九鱼亭 1949年4月11日开始,四野大军挟大胜余威陆续南下,蒋氏王朝摇摇欲坠。然而,解放大军到了江南,并没有感受到酣畅淋漓,反而深受当地的环境的折磨。四野大军中,东北人比较多,战士们习惯了北方环境,但零下四十度的东北,也着实会要了人的命。在东北一保临江的小荒沟战斗中,赵兴元的连队在零下40度的...
之所以这样,主要也是为了增强四野司令部的力量,毕竟,随着四野的南下,完全靠萧克一人,压力还是很大的。而赵尔陆资历和能力都摆在那,完全可以胜任。再加上两位副参谋长是陈光和聂鹤亭以及负责后勤的周纯全和李聚奎,完全可以应付过来。1952年起,赵尔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国家计划委员会...
不过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短短3年,辽沈战役中,四野的百万雄师便已经叩关南下。回顾这个变化,1948年无疑是解放战争最关键的一年。在1947年,解放军首度出现局势扭转的大动作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与邓小平带领中原野战军从鲁西南长驱直入,以奇兵之姿直插南京政府的腹地。这个战略动作让蒋介石政府慌了神,不得...
变更南下路线 刘邓首长在电报中给出了明确的反对原因,一个是从白崇禧部向黄安一线调兵的动作来看,白崇禧已经意识到我军有渡江作战的意图;另一个是四野先遣队出发的时间较晚,若走“豫西大道”,抵达目标位置的时间较长,若未能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赶到目的地,则失去了牵制白崇禧的作用,届时白崇禧部队可能已经增援...
而萧劲光的情况稍有不同。原本他计划随四野南下指挥作战,然而却受到毛主席的特别点拨,被派往北京主持海军建设工作。因此,他离开了四野,调到北京担任海军司令员,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三位将军虽然离开了四野,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却始终铭记于心。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引起了四野指挥部的注意。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发来急报,称河南境内匪患严重,严重威胁解放区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这个消息让四野指挥部不得不重新考虑部队的调配问题。4月11日,四野主力终于开始大规模南下。浩浩荡荡的解放军队伍向着江南挺进,沿途所到之处,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然而,在这支...
1949年8月中旬,四野南下的步伐愈发加快。林彪命令各部队追击逃窜的桂军,力求一鼓作气,将白崇禧彻底赶出湖南。49军作为四野的先头部队,进展迅速,其中146师更是孤军深入,率先到达了青树坪地区。这个师在几天的追击中,完全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甚至在占领永丰后继续往前推进,最终进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而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