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上位后,李卫发挥得不错,先后担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在这些任上,李卫突出的行政管理才能展露无疑,看来是得到了四爷“真传”啊!反正,这小子天赋很高,能上能下,能伸能缩,大事从来不糊涂,小错偶尔也会有!做这些官职的人,很难“...
雍正登基后,他只是被打发到了年羹尧手下当差,后来还因贪腐问题,被雍正帝下令处死。 非核心但比较重要的“四爷党”成员中,允禄、允礼这两位皇子都支持雍正即位。雍正元年(1723)三月,允禄承袭庄亲王爵位(早年康熙帝将他过继给了庄靖亲王爱新觉罗·博果铎),后来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
自古以来政治场上都是奉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道理,在康熙晚年皇位之争中胜出的雍正对待他拥护他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四爷党”成员自然是高官厚禄、吃香的喝辣的了。其实历史上当然是不存在所谓“四爷党”,但是从雍正即位后立刻重用的人来看,就都算是雍正铁杆拥护者,所以都得到了重用,这些人其实也就算做“...
在朝廷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年羹尧更是一手遮天,凡是年羹尧保举的人,各部一律优先录用,这就是所谓的“年选”。在军营里,年羹尧还残忍好杀,视手下如同猪狗,多次在军中滥杀无辜。除此之外,年羹尧做了雍正最为痛恨的事,那就是结党营私,接手官员贿赂。面对年羹尧如此地肆意妄为,雍正再也忍不了了。于是,年羹尧...
只不过在整个“九子夺嫡”的过程中,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并非只有隆科多和年羹尧这两位成员,而是一个包含了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张廷玉、马齐、戴铎等人在内的庞大势力集团。 雍正元年,胤…
年羹尧和隆科多能够成为雍正的“四爷党”成员,实际上,都是康熙无意之间给“安排”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雍正册封为雍亲王的同时,还将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下以及镶白旗满洲第三参领下全部划给了雍正。而此时的年羹尧全家正是在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一佐领下,所以从此时起,包括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
雍正称帝后,“四爷党”成员的大结局 康熙帝两立两废太子之事,导致皇子们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最后便有了“九子夺嫡”的事件发生。 当时有以皇长子胤禔为首“大千岁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权力党派,称之为“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还有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
此时皇长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等九子相继加入到夺嫡的行列中,他们各自组成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这五个政治集团,其中初期太子党实力最强,不久太子被废后,八爷党跃居其上,成为实力最强的存在,而后就是四爷...
“老十胤誐,才是《雍正王朝》里隐藏最深的四爷党成员!” 这个观点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剧迷中炸开了锅。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老十胤誐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与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等人狼狈为奸,给老四胤禛制造了不少麻烦。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经典之作时,却发现老十胤誐的种种行为充满了疑点,仿佛背后...
四爷党的主要成员包括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肃亲王衍璜、张廷玉、年羹尧、戴铎、鄂尔泰、隆科多、李卫、田文镜等11人。 那这11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如何的呢?且听我详细到来。 皇十三子胤祥 胤祥,这人大家肯定熟悉,人称“义王”的十三爷。他可以说是雍正的“死党”,是诸皇子中与雍正最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