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良坤博士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读于南昌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9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在冯小明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合成。曹伟地教授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光催化和有机硅化学方面的研究,发展了系列不对称催化新反应、新方法和新策略,为一些...
冯小明院士研究团队招聘启事 冯小明院士研究团队因科研工作和发展需要,诚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数名,研究方向包括:1. 有机合成化学(包括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合成、C-H键活化等);2. 有机半导体材料合成;3. 高分子合成;4. 计算化学(包括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第一性原理计算)。待遇面谈。有意者请将详细个人简历(...
获得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 of The CSJ Asi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等荣誉,任Chinese ...
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林丽丽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实验室发展的手性双氮氧/CoII配合物催化剂(冯催化剂),实现了手性路易斯酸催化烯丙基α-萘醚的不对称para-Claisen重排反应,以良好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全碳季碳中心的手性萘酮类化合物 (图1c)。(DOI: 10.1039/d3sc05677e) ...
冯小明院士研究团队因科研工作和发展需要,诚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数名,研究方向包括:1. 有机合成化学(包括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合成、C-H键活化等);2. 有机半导体材料合成;3. 高分子合成;4. 计算化学(包括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第一性原理计算)。待遇面谈。有意者请将详细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研究内容...
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课题组在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利用手性双氮氧/镁(II)配合物催化D-A氮杂环丙烷与异腈的不对称[3+1]-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光学活性氮杂环丁烷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Org. Lett.(DOI: 10.1021/acs.orglett.2c00190)。冯小明课题组简介: 冯小明课题组的研究集中在有机合成和催化...
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董顺喜教授团队Nat. Commun.:钪催化烯丙位C-H烷基化高效合成增碳内烯烃 导读 稀土金属(RE)与底物中杂原子间相互作用已广泛应用于C-H键的选择性官能化。而RE...p作用模式常用于促进烯烃的迁移插入,得到聚烯烃产物。该工作突破传统杂原子导向模式,基于弱RE...p相互作用,利用研究团队原创的咪唑...
冯小明院士研究团队招聘启事 冯小明院士研究团队因科研工作和发展需要,诚聘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数名,研究方向包括:1. 有机合成化学(包括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合成、C-H键活化等);2. 有机半导体材料合成;3. 高分子合成;4. 计算化学(包括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
11月20日,第二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惠青,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出席颁奖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冯小明院士荣获杰出教学奖;2006级口腔医学(八年制)专业王仕锐同学荣获创新创业英才奖。杰出教学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