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水稻的根系发育欠佳,导致其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不如二倍体水稻。同时,根系又是植物取得水分和养分的唯一途径,而四倍体水稻的根系不发达,会严重限制其产量的提高。 3. 高温对其产量影响较大 四倍体水稻由于基因组较大,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当气温过高时,四倍体水稻的产量会受到较大影响,降低产量。 4. ...
2.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常用的化学诱导剂包括秋水仙素等,它们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 对加倍后的水稻进行筛选和鉴定。通过细胞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确认染色体是否成功加倍,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四倍体水稻。 4. 对筛选出的四倍体水稻...
四倍体水稻,作为水稻育种领域的新星,其相较于普通水稻的优势显著且多维。首要优势在于其植株高大、叶片宽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率均更高,这为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四倍体水稻根系发达,耐旱、耐寒、抗病性能出众,能有效延长生长期并增大叶面积,进一步提升了产量潜力。在产量方面,四倍体水稻的生物量近乎普通水稻的两倍,...
其中,CCDD基因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是将两套基因组水稻的完整二倍体染色体进行了融合,有天然的杂种优势,还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 如何在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基础上从头驯化一种全新的水稻?李家洋带领团队,瞄准这一新领域,希望培育出产量高、环境适应好的新水稻。 虽然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种质资源优势明显,驯化潜力和开发...
水稻四倍体作为一种新种质,一直以来被水稻育种界所关注。相较于常规二倍体水稻,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株型强壮、千粒重大、营养成分丰富、抗性强、遗传变异丰富等特点。但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普遍偏低,限制了其育种应用与推广。近年来,为解决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偏低的瓶颈问题,一些高育性四倍体水稻材料被选育出来,如中国科学院...
具体来说,驯化策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该团队与同行合作,收集了28份异源四倍体野生稻资源。通过深入研究,筛选出一份高秆野生稻资源,并将其命名为多倍体水稻1号。在第二阶段,团队建立了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技术体系。在第三阶段,进行品种分子设计与快速驯化;第四阶段则是推广应用。经过对多倍体水稻1号中...
四倍体水稻作母本,形成的卵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4,而两个极核内的染色体数为24×2=48,发育成种皮的珠被细胞是母本的体细胞,故染色体数为48,胚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二倍体父本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数为12,受精卵中有24+12=36条染色体,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为“三合一”,即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融合,染色体...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董瑞丰、董星辰)快速从头驯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发挥多倍体的优势,找回目前栽培稻已经丢失的部分“好”基因,最终有望培育出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新型水稻作物——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的这项突破性进展,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四...
为攻克培养多倍体水稻新作物的难题,研究人员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技术路线。“我们首先收集并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佳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底盘种质资源,然后建立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技术体系,再进行品种分子设计与快速驯化,未来将推动新型水稻作物推广应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
(一)诱导四倍体 诱导四倍体的方法有化学诱导、物理诱导和遗传诱导等。其中,化学诱导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多采用乙草胺等化学物质进行处理。 (二)筛选四倍体 在诱导过程中,必须对转化成功的四倍体进行筛选。常用的方法有生长抑制剂筛选、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染色体计数等方法。 (三)鉴定四倍体 鉴定四倍体的方法包括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