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住地烦恼是依于阴界入法而生起,仅与阴界入法相应故,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则是因于不知第八识心之无量无边功德法而生起,因此无始无明住地烦恼要由佛菩提智一切种智才能断除,到佛地才能究竟断尽。 阿罗汉、辟支佛断除四住地烦恼,得以解脱于三界阴界入生死之系缚而入无余涅盘,但是仍然未证第八识心体,所以不懂...
“四住地,简称四住,即三界内的见思烦恼。一、见一切住地,是将三界的见惑,汇集为一地,故名见一切。二、欲爱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爱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思惑。”因一切欲望爱念,而生起烦恼,叫做“欲望住地”。
三缚结与一念无明四住..在二乘法中,解脱道的证得,就是从断我见开始!我见断了以后,疑见就断了;疑见断,就是不怀疑自己所断的我见,确定是必须断除的;疑见断,还有一个意思,《阿含经》中佛说之为“于大师不疑”。换句话说,当声闻初果
佛法有四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有爱住地烦恼。对应于见思惑,见一处住地烦恼就是三界见惑,欲界爱住地烦恼就是欲界的思惑,色界爱住地烦恼就是色界的思惑,有爱住地烦恼就是无色界思惑。小乘修行就是断见思惑,就是断四住地烦恼。初果须陀洹断见一处住地烦恼,以及断欲界...
一念无明包括四种:“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
一、 见一处住地——此为三界之见惑, 因于见道位上断于一处, 故称见一处住地。 二、 欲爱住地——此为欲界思惑。 三、 色爱住地——此为色界思惑。 四、 有爱住地——此为无色界 思惑。 此四住地(枝末无明) 与无明住地(根本无明) 合称五住地无明。 凡夫即为此五住地无 ...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他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yigeren850 采纳率:54% 等级:12 已帮助:6311人 私信TA向TA提问 1个回答 满意答案 xinyunb 2013.09...
所以,实际上来说,四念住是最直接地来断除烦恼的方法,来证得四圣谛的捷径。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四念住法,我们对于初级的毗婆舍那法,初级的内观,十日的内观,大家也修过多次了。 那么,为什么佛只是说四个念住,而不说五个念住...
不是很明白你的问题,不过阿罗汉断的是见惑和思惑,尘沙惑还没断。断尘沙惑的是菩萨,但是菩萨还是有一品无明没断。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求教!八
阿罗汉已经断尽四住地烦恼,为何菩萨要等到到八地才断尽,下面话的出处在哪部经典里,希望把原经写出来? 八地菩萨早已断尽三住地烦恼,为了度众生,就是没有取证。圆教菩萨在七信位就已断尽三住地烦恼,和阿罗汉处在一个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