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以“理”为中心,展现了“理”与儒家经典中的范畴体系的联系,并以此界定了这个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如天、人、性、道、心等。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心理合一”、“心性合一”。朱熹指出:“自古圣贤相传,只是理会一个心,心只是一个性,性只是有个仁义礼智。”此三种合一说,为朱熹贯通“四...
四书章句集注翻译 一、《大学》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译文 《大学》所要讲述的道理,在于明明德,亲近民众,达到至善止于至善。 二、《中庸》 原文 中庸之道,天下之经也。天下之经,不到圣人不得见也。 译文 《中庸》所要阐述的道理,是世界的核心。世界的核心,只有圣人才能认识和领悟...
近三十,从初中就对国学心向往之,零散地读过四书章句集注,史记等,想系统地学习国学,求教如何循序渐进? 优质回答 国学的根是道 儒释道任一家,选择心底真心喜欢的一家,一门由浅深入学习,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必学实行3年左右完成筑基,时时能观察自己脑海的任何起心动念是为真正第子,切记一定必须绝对坚持要打坐,打...
宋代理学集大成之作 四书章句集注 (一)宋朱子撰。案《论语》自汉文帝时立博士。 《孟子》据赵岐《题词》,文帝时亦尝立博士。 以其旋罢,故史不载。《中庸说》二篇见《汉书·艺文志》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所著的儒家经典注解,其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籍。由于《四书章句集注》篇幅较长,全文翻译全文会过于冗长,因此以下将针对每部经典进行简要概述和翻译。 《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四書章句集注 大學章句序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閒,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
一庵认为,“格物”即止至善之学,亦即的具体落实,如颜子的克己、曾子的忠恕以至于孟子的反身强恕,无非是“反身立极,知至至之”的“格物工夫”。此外,他解释格物说:“格物原是致知工夫,作两件拆开不得。”一庵强调“格物”的核心内容是“安身立本”。所谓“修知、立本也,立本,安身也。”...
出自《四书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译文】孔子的言语句句是出自自然,孟子的话句句是出自事实。八、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君子做事依据天理而行,所以常常心情舒畅、安泰;小人做事被物欲所奴役,所以会有很多的忧愁、悲伤。九、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