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中国开始实行企业改革,逐步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实行市场化经营,这一改革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倭十四载”是指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时间是从1931年到1945年,它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今年2022年是九一八事变91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反抗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3)根据材料三“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是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3)与材料二中同一年发生,我国在外交上重大突破的历史事件是 中国重返联合国。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
生态文明建设四个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四个重大转变是指:从重经济轻环境转变为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从以治理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的预控型管理,即由“人定胜天”的观念向更加注重生态系统内在规律转变,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和全过程监管
(3)材料三中“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分析导致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多变”、“屡变”的主要原因。在各种变化之中梁启超坚持不变的又是什么? 答案 (1)变法图强;戊戌变法。(2)由主张变法维新转变为倾向共和革命;孙中山。(3)新文化运动。(4)与时俱进;紧...
他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的大部分重大历史事件,但其政治思想和主张却以“多变”“屡变”而著称,让后人认识了一个“善变”的梁启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有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
(1)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什么是“韧性城市”?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