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汉斯•维尔纳•里希特集结了一群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创办了四七社。很快,在四七社的旗帜下汇聚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最有实力的一批作家和评论家,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马丁•瓦尔泽、英格博格•巴赫曼、保罗•策兰、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等举世瞩目的文学家在...
里希特回忆说:“四七社的发起带有政治记者性质,参与者并非想创作纯文学作品,而是带有文学野心的投身政治的记者。”自1950年开始,由出版社和广播电台资助,四七社开始颁发文学奖,吸引了大量青年作家做客并参与奖项的竞争,此举大大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语文学的繁荣。
《四七社》一书告诉我们,四七社做得最成功的,其实是把文学活动“事件化”:每一个活动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四七社内部的各种争端固然都是认真的,也很有德国特色,但这个文人群体始终占据着高曝光度,拥有强大的存在感,除了《铁皮鼓》这样响当当的创作成就外,他们时不时弄出点动静的优良传统,要记上更大的一笔功...
“四七社”成立于1947年,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纲领,参加者有作家、详论家、出版商、新闻记者、文学教授等。(1分)该社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新德国,促进战后德国新文学的繁荣和奖掖青年作家为宗旨。(1分)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1分)在表现手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也适当吸收现代派的手法。(1分)代表作家有伯尔、格...
四七社 Gruppe 47德国作家的聚合体。又称四七派。由里希特、安德施等人于1947年发起成立。1947年4 月里希特和安德施主编的刊物《呼声》被美国占领军查禁后,他们又筹备创办文学杂志《天蝎星座》。试刊号出版后,里希特于同年9 月邀请17位作家、评论家在慕尼黑班瓦尔德湖畔聚会,讨论《天蝎星座》的出版问题...
《四七社:当德国文学书写历史时》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德语文学的经典书单,还揭秘了文艺界的八卦,甚至还有诺奖大咖们出道前的黑历史。每一次朗读者“livehouse”都让人紧张刺激。🌟 这本书是德语文学的入门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德语原版获得了莱比锡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译文绝佳,读起来就像读畅销小说一样过瘾。
——所谓“四七社”,指的是二战结束后不久在德国西部的美、英、法占领区成立的一个结构松散的文学社团。1947年9月,战后的德国还是一片废墟,在左派作家汉斯·维尔纳·里希特的召集下,十二位当时并不知名的作家几经周折,来到德国巴伐利亚州南部巴恩瓦特湖畔一位女作家的家里聚会,他们朗读自己的新作,讨论大家关心的现实...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四七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二战后西德文学团体。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感,主张以反对派的姿态积极介入政治,向大众揭示现实生活的真像。反馈 收藏
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全景介绍四七社的书,填补了这一迟到而本该早有的认知。作者并未神话四七社,不仅描述了四七社的历史进程,还探寻了四七社缘何成为传奇的各种元素,甚至还包含着四七社内部的男女八卦,全景式地展现了四七社的内部进程与外部观察,也呈现了战后德国的文学界如何通过文学语言介入时代。5...
充满矛盾与异类的"四七社" ○朱琼敏(留学生,德国) A0书8 评 "四七社"被视为前联邦德国文学 的一个标志,当代德国文学乃至欧洲 文学的摇篮.作为"二战"以后德国一 个组织松散的文学团体,从 1947 年成 立到 1967 年最后一次正式聚会,"四 七社"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成为年轻作者通过朗读作品,接受批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