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鲁儒【作者】李白 【朝代】唐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标签: 讽刺 译文 注释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
嘲鲁儒[唐]李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分类标签:讽刺诗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嘲鲁儒全诗《嘲鲁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全文通过生动描写与辛辣讽刺,批判了鲁地儒生迂腐守旧、脱离实际的现象。全诗内容如下: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
嘲鲁儒李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讽刺鲁儒的诗,他们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
《嘲鲁儒》古诗赏析 太白一生与儒生、释徒、道士等都有交往,一方面受其浸染,吸取有益的营养;另一方面又克服弊端,扬弃落后、繁琐的部分,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儒学,他尊敬孔子,自称"小儒',希望"再复鲁道',却又不时持嘲笑和批判的态度,"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儒生不及游侠...
李白因“行事轻佻”而受到鲁儒的嘲讽,这激发了他创作《嘲鲁儒》的灵感。诗中的“鲁儒”并非泛指所有儒生,而是特指那些迂腐、不知变通的书呆子。这首诗描绘了这些鲁儒的形象:他们谈经论道,白发苍苍却仍死守章句;面对现实问题,却茫然不解,如坠烟雾。他们穿着远游履,头戴方山巾,缓步而行,却扬起阵阵尘土。...
嘲鲁儒李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中。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讽刺鲁儒的诗,他们虽皓首穷经却死守意句,不懂...
唐代.李白《嘲鲁儒》李白在开元末年的时候,他迁居到齐鲁之地生活,住在兖州,这里与孔子的家乡曲阜仅几十里地。这是个当之无愧的盛产“儒生”之地,但是却让李白感到十分鄙视,因此便写下了这首讽刺的诗作。“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齐鲁大地是孔孟之道最为盛行的地方,因为孔子和孟子的家乡都在这里。而...
《嘲鲁儒诗句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李白写的《嘲鲁儒》这首诗。这诗啊,可有意思了。先说说这诗的背景吧。也许那时候李白在山东那一片儿,碰到了一些儒生。这些儒生啊,在李白眼里那是有点特别的。我想啊,就像我们在学校里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同学一样。有的同学特别灵活,想法很新奇;有的呢,就有...
《嘲鲁儒》是李白在唐开元末年初游东鲁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如诗题所说,这首诗讽刺的对象便是“鲁儒”,也就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李白主要讽刺了儒生只会死读经书,却不懂经邦治国之策。简单来说,就是骂儒生迂腐,充其量只是个腐儒。全诗采用以古喻今和对比的写法,用典贴切,讽刺辛辣,是李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