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坐落于明光市革命老区自来桥镇,自1940年3月成立以来,成为红色旅游的目的地。这里保存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建筑和珍贵文物,展示着抗日政府的英勇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红色土地不仅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那段历史的窗口。【 建筑布局和展区 】纪念馆占地总...
上世纪九十年代滁州地..查过资料, 似乎94年嘉山县改称明光市为县级市,明光市区以前有两个名, 可叫嘉山县城, 也可叫明光镇,县城不大, 和滁州比不了, 也比天长差远了, 在滁州地区只能和全椒来安一比, 现在发现明光GDP真
嘉山县位于安徽省东部的皖东江淮分水岭北侧,东临盱眙,西与凤阳接壤,南部与来安、滁县、定远毗邻,北部则跨过淮河与五河及江苏泗洪县相连。嘉山县因境内最高山峰“嘉山”而得名,总面积为2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7%。该地区地形多样,南部山区连绵起伏,占总面积的35.4%,中部丘陵广布,占49...
安徽嘉山县现已改名明光市,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历史沿革:嘉山县始建于民国21年,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市:1994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嘉山县撤县设市,并改名为明光市。隶属关系:自撤县设市以来,明光市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因此,当提及安徽嘉山县时,应理...
嘉山县的地理边界也发生了变动,1937年,盱眙县的涧溪、旧县、潘村和泊岗一带划归了嘉山县。然而,嘉山县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1937年1月2日,日军攻陷了嘉山县城的三界镇,将其焚毁。随后,日伪政权在明光镇组建了伪嘉山县维持会,控制了明光、张公岭、三界、管店、三和集等地。与此同时,来安县的周少藩在自来...
嘉山县推行“责任田”的时代背景 1950年10月,在《土地改革法》的指导下,嘉山县全县分三批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两个月的土地改革。1952年底,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嘉山县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7年,全县共设立84个高级社(其中2个渔业社),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7%。土地改革的完成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不忘历史,矢志复兴。走进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我们深切缅怀那段峥嵘岁月。昔日,自来桥原名为太平集(庵),因传说中的“自来古桥”而更名为自来桥。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的这片土地,四周环绕着杏山、香炉山等众多山峰,中部则是一片平坦开阔的沃土。然而,历史的阴霾曾笼罩这片土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建制于1940年12月正式建立。以下是关于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建制的相关信息:隶属于皖东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1940年12月,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隶属于皖东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为当地的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的行政支持。归属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管辖:随着战局的发展,1942年1月,嘉山政府...
嘉山县始建于民国21年(1932年),是由周边县市划地而建。嘉山县建制版图经历民国及日伪时期,解放后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中,到1990年趋于稳定,下辖6区5镇31乡。1994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嘉山县撤县设市,改名明光市。从此,嘉山县是一个旧称,已不存在。从隶属关系上来看,属于安徽省滁州市。
嘉山县现在属于安徽省滁州市代管的明光市。以下是对嘉山县的详细介绍: 历史和现状:嘉山县是民国时期新设的县,现为滁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之一。它位于安徽省东背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地处东经117度至119度,北纬32度至34度之间。 地名混淆: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个名为嘉善县的地方,但它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与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