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曼氏菌属 Akkermansia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简称Akk菌)2004年从健康成人的粪便样本中被分离出来,是疣微菌门第一个种,目前阿克曼氏菌属也仅有3个种,分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 muciniphila、嗜聚糖阿克曼氏菌A. glycaniphila、琵琶湖阿克曼氏菌A. biwaensis。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
5、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处理改善SD小鼠突触丢失 为此,研究者进一步探究VGLUT1(谷氨酸突触标志物)和PSD-95(突触后膜标志物)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AKK处理能够缓解SD小鼠VGLUT1和PSD-95蛋白水平的下降。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聚...
CGA既不直接促进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生长,也不直接促进黏蛋白分泌 为了探讨CGA在体外对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直接作用,将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移植到含有不同浓度CGA的培养液中,CGA(50、100、200和400 μg/mL)在OD600 nm处对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在800 μg/mL CGA对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简称Akk菌),是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疣微菌纲Verrucomicrobiae、疣微菌目Verrucomicrobiales、阿克曼氏菌科Akkermansiaceae、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目前该属仅有三个种,分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 muciniphila、嗜聚糖阿克曼氏菌A. glycaniphila、琵琶湖阿克曼氏菌A....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简称Akk菌)2004年从健康成人的粪便样本中被分离出来,是疣微菌门第一个种,目前阿克曼氏菌属也仅有3个种,分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 muciniphila、嗜聚糖阿克曼氏菌A. glycaniphila、琵琶湖阿克曼氏菌A. biwaensis。 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kk菌在代谢类疾病、癌症...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简称Akk菌)2004年从健康成人的粪便样本中被分离出来,是疣微菌门第一个种,目前阿克曼氏菌属也仅有3个种,分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 muciniphila、嗜聚糖阿克曼氏菌A. glycaniphila、琵琶湖阿克曼氏菌A. biwaensis。 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kk菌在代谢类疾病、癌症...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主要存在于人类口腔中,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它在牙龈和牙齿表面形成黏附膜,引起炎症反应和破坏。这种菌会分解口腔周围组织的黏蛋白,导致牙周病的发病。此外,它还可以释放氨基酸和脂肪酸,造成牙齿表面的酸性环境,进一步引发龋齿。 预防和控制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应该注意...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的外切糖苷酶的发现,为ABO血型系统的转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为制造通用血液提供了可能。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这一发现无疑为解决全球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
发现在感染过程中,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相对丰度增加,而在死亡患者中则减少。使用无菌或口服抗生素治疗的小鼠,我们发现阿克曼氏菌产生β-咔啉生物碱——骆驼蓬碱,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全身炎症来保护免受SFTSV感染。骆驼蓬碱通过特异性增强肝细胞中胆汁酸辅酶a:氨基酸n-酰基转移酶的表达,间接调节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