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用中医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即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忧伤肺,喜胜忧”来治疗。因为忧为肺志,喜为心志,因火能克金,而肺属金,心属火,所以可用心之志--“ 喜”来治疗由肺之志--“忧”引起的各种...
在志为忧:“肺”所对应的情绪是“忧愁”。忧伤肺,喜胜忧:忧则伤“肺”,忧愁过度,就会伤害“肺”。一个人老是忧愁,老是悲伤,体内之气就会耗散,“悲”则“气消”;导致人的精气神消耗,会伤害到“肺”。热伤皮毛,寒胜热:“热”会伤到“皮毛”,但是“寒气”能够抑制“热气”。辛伤皮毛,苦胜辛...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金元时代,著名医学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
“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属于 A.义理开导法B.情志相胜法C.习见习闻法D.消愁愉悦法E.气功引导法 答案 B 解析收藏 反馈 分享
一、忧伤肺,喜胜忧 此承上句“其志为忧”而为言。神用于西方为太阴,其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其志为忧。悲忧为肺之情志,悲忧则气消,物极谓之变,过忧则自伤,是以“忧伤肺”。 喜何以胜忧?神用于南方为太阳,其在地为火,...
1、“喜胜忧”。《黄帝内经》认为,喜为心志,忧为肺志,心属火,肺属金,因火克金,故可用心志之“喜”来治疗肺志之“忧”。元代名医张子和,曾用此方法治愈一因父亲去世而悲伤过度心痛不止的病人,此病人服了很多药均不见效。张子和去时,见一巫婆正在病人家中装神弄鬼,便模仿巫婆的动作取笑巫婆,揭露其...
中医讲“忧伤肺,喜胜忧”,过度开心的情绪也会导致脏器损伤。人们有快乐、愤怒、担忧、思考、悲伤、恐惧、恐惧这七种变化。七情是人体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应。它不会让人在正常范围内生病。但在突然、强烈、长期的情绪刺激下,人体无法适应疾病。我们将七种情绪分为五类,即愤怒、喜悦、思考、担忧和恐惧...
因为忧为肺之志,过于忧了就伤肺脏~ 喜胜忧,则是按五行来说,喜是心之志~ 心为火脏,火克金,所以喜胜忧~ 热伤皮毛,寒胜热,同样的道理,水克火,所以寒胜热~~ 热伤皮毛,寒胜热~ 这同样的道理,水克火,所以寒胜热~~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解读】 忧、热、辛都属于金,当太过之时都容易伤及同属于金系统的肺、皮毛。而喜、寒、苦均属于火。火可以克金。 因此,忧愁过度可以伤肺,喜能抑制忧。热能伤皮毛,寒能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忧伤肺,喜胜忧 中医认为,肺主忧,心主喜。而五行中,肺属金,心属火,金能被火所克,因此,喜能胜忧。思伤脾,怒胜思 在五行中,肝属木,在志为怒;脾属土,在志为思。木能克土,也就是说怒气能够克制思虑。当一个人在遇到麻烦时,容易变得烦躁,爱发火,此时如果能将火发出来,会感觉非常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