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都可以治疗刺吸式和锉吸式式口器的害虫,但是治虫的速度有区别。啶虫脒是治虫效果最快的,以触杀为主,打烟粉虱类害虫可以做到前打后落,一般用药后12小时左右可以看到明显死虫;其次是吡虫啉,有触杀、内吸、胃毒三种作用方式,用药以后最少24小时可以看到明显死虫;噻虫嗪治虫速度比较慢...
害虫接触到吡虫啉后,其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会被阻断,导致害虫麻痹死亡。此外,吡虫啉还具有优良的速效性,药后一天即可观察到较高的防效,且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作用特点。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它作用于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干扰害虫的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这使得吡虫啉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
区别一:在杀虫的速度上面有明显的差距,啶虫眯是触杀型的杀虫剂,用它打低抗性蚜虫、飞虱,可以做到前打后落;吡虫啉速度比较慢,一般24到48小时达到死虫高峰期!区别二:在防虫持效期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啶虫脒防虫持效期较短,高发期5天左右就会有二次发生,而吡虫啉持效期会长一些,10天左右。区别三:温度敏...
啶虫脒与吡虫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用机制、抗药性、持效期以及中毒症状上。啶虫脒通过抑制昆虫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来杀死害虫,而吡虫啉则是通过与害虫体内的烟碱受体相结合,影响害虫的神经系统功能。啶虫脒对多种害虫敏感,不易产生抗药性,持效期较长。吡虫啉抗药性相对强一些,持效期较短。中毒症状方面,啶虫脒中毒...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吡虫啉在种子处理方面的使用方法。以600克/升或48%的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为例,它可以与另一种刺吸式口器杀虫剂(如啶虫脒)混合使用。对于不同作物,吡虫啉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对于大粒作物,如花生、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以及豌豆、豇豆、菜豆、四季豆等豆类,一般推荐使用40毫升吡虫啉...
吡虫啉常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使用时,由于其强内吸性,多采用播种前处理种子或田间撒施颗粒剂的方式。拌种时,按照一定比例兑水即可,喷施则需按照不同浓度进行。啶虫脒与吡虫啉的使用要点 啶虫脒与吡虫啉同属一类杀虫剂,但啶虫脒的杀虫谱更广泛。在防治刺吸口类害虫时,高温环境下使用啶虫脒效果...
吡虫啉的内吸性较强,因此常用于播种前处理种子或田间撒施颗粒剂。在拌种时,每亩可按照吡虫啉有效成分3-10克的兑水比例进行使用。喷施时,则建议按照5%吡虫啉2000-3000倍、10%吡虫啉4000-5000倍的比例进行操作。三、啶虫脒与吡虫啉的使用注意事项 1、尽管啶虫脒和吡虫啉都属于同一系列的杀虫剂,但啶虫脒的杀虫谱更为...
第一,化学结构不同。从化学结构上看,啶虫脒属于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而吡虫啉则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第二,杀虫机理不同。啶虫脒主要通过胃毒作用杀灭害虫,持效期可达20天左右。吡虫啉则主要通过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使其麻痹死亡。它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因此防治害虫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吡虫啉与啶虫脒在温度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吡虫啉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啶虫脒则明显受温度影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杀虫效果会逐渐增强。因此,在北方地区的早春时节,当气温较低时,使用吡虫啉防治蚜虫更为适宜,而啶虫脒则更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此外,吡虫啉与啶虫脒在作用方式上也各有特点。吡虫啉具有显著的...
一、在防治对象上,吡虫啉对稻飞虱和蔬菜蚜虫表现出色,而啶虫脒则对小麦蚜虫更为有效。此外,抗蚜威对这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处于中等水平。二、关于速效性,啶虫脒和抗蚜威表现出色,能够迅速发挥作用,而吡虫啉的速效性则相对较慢。三、在低温环境下,啶虫脒的药效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吡虫啉和抗蚜威则相对稳定,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