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原文版《商君书》 更法垦令
9、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出自秦·商鞅《商君书·去强》。国家很富强,却按照穷国的办法治理,这样的国家会富上加富,富上加富的国家就强大。国家贫穷却当作富国来治理,这就叫穷上加穷,穷上加穷的国家会被削弱。10、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出自先秦《商君书·战法》。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不埋怨。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出自先秦《商君书·更法》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3.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出自先秦《商君书·修权》引古谚。蛀虫多了会折断树木,裂缝大了会导致墙壁倒塌。
首先简要一谈商鞅,读史记中的商君传,商鞅是个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的任务。令人敬,乃是由于他意志坚定,理想执著,目光远大,行起事来雷厉风行,果断斩决,一意孤行,不计后果。商君在秦国任相改革的10年里“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令人惜,乃是因为...
为了王权的统治,该书甚至可以用不择手段来形容。即便到了今天,历史学者们在看到这本书籍的时候,依旧会感到冷意透骨。前人的偏执与恶意,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激烈。商君书——御民 这本“天下第一禁书”便是由秦国商鞅所著的——《商君书》,人们现如今了解商鞅,其一是通过“商鞅变法”,让秦国实力日益强大...
关于商鞅的书主要有《商君书》。这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书籍之一。其中,《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篇,其中2篇有目无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论述了商鞅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商君...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一、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选自《商君书·赏刑》。【译文】所谓的“一刑”,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选自《商君书·去强》。【译文】用刑罚来去除刑罚,国家就会得到治理...
除此之外,商鞅还提出“重刑轻赏”的观点。在商君书《去强》篇中说到:如果百姓犯错了,刑罚要重一点,相反,如果立功了,则赏赐的轻一点,这正是君王热爱百姓的表现,百姓会也愿意为君王去死的。但如果重赏轻罚的话,百姓就会得寸进尺。乍听之下这逻辑简直太荒谬了,但细想这和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异曲同工...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商鞅及其后学所写的一本法家学派的代表作,整本书不过2万多字而已,但是却把强国之道、驭民之术说得头头是道。在其指导下所进行的商鞅变法,让秦国国力迅速增强,最终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可以说,这是一本强国指导手册、君主统治宝典,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编,又名《商子》。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他出身于卫国国君的远亲,名鞅,所以称卫鞅或者公孙鞅,后来因为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所以后人一般都称他商鞅。他年轻时就...展开∨ 立即阅读加入书架点赞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