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左卫将军高真行之子政,为太子典膳丞,事与贤连,上以付其父,使自训责。 政入门, 真行以佩刀刺其喉, 真行兄户部侍郎审行又刺其腹, 真行兄子琁断其首,弃之道中。 上闻之,不悦,贬真行为睦州刺史,审行为渝州刺史。 真行,士廉之子也。 #资治通鉴 #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
(2)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文才颇佳,尤 喜史学,年少时便博览史籍。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中进士,长期任职于史馆。因史馆监修制 度使其“善恶必书”的实录理想无法得遂”可以得出唐朝史学研究的弊端;刘知几的家庭熏陶、个人才学渊博以及做官经历;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唐朝经济发展,采取兼收...
材料: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朝大臣、史学家。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官至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一生著述颇丰,特别是《史通》对唐朝前期的政治制度记述比较详细精准。他认为历史学者的个体素养对历史书写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备“史才...
200.3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显庆二年(657年)不知名的小兄弟135413:23 202.9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调露元年(679年)不知名的小兄弟124511:09 201.2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龙朔三年(663年)不知名的小兄弟130213:27 201.3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麟德元年(664年)不知名的小兄弟121611:06 200.4唐高宗天皇大圣...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书中 “ 签符 ” “ 样人 ” 问题再探 吴丽娱 中润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吐鲁番阿斯塔那一九一号墓出土的唐高宗永隆元年(68 0)文书中 , 曾出现了过去唐代 史料中较为少见的 “签符 ” 、 “样人 ”等名词 。 对此 , 我在《唐高宗永隆元年府兵卫士简点 文书的研究》一文中曾试图给以解释...
龙门石窟万佛洞有一万五千尊小佛,是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龙门石窟 #总要去龙门石窟看看吧 - 刘琼英律师于202409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4.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这几位历史名人逝世于12月29日 | 684年12月29日,初唐四杰《咏鹅诗》作者骆宾王逝世。 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又称骆临海,婺州义乌人,中国唐代官员、文学家、诗人。 骆宾王7岁能诗,有神童之誉。约在唐高宗显庆(656年-661年)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历仕朝中及四川。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夏,贬...
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入相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迁侍中,掌门下省。唐中宗即位,迁中书令,后来,因中宗欲任命韦皇后父亲韦玄贞为宰相,太后武则天在裴炎支持下废中宗,改立中宗之弟唐睿宗。武承嗣请立武氏七庙,裴炎反对,武后不悦而作罢。嗣圣元年(684年)冬,徐敬业于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问策,...
可知,与其出身及素养有关;据材料“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中进士,长期任职于史馆。”可知,任职史馆;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集权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隋为租调制)等经济措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文化上;多姿多彩,一派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