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画还原了诗中描写的场景和事件 《唐风图》卷左图右诗,一一相对 令观者能更形象地明白诗文的含义 例如《蟋蟀》一图中 画面左下角的笔墨形似蟋蟀与落叶 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生动表现出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等诗句的意境 《唐风图...
马和之的传世作品风格水平不一,其中真迹、摹本、伪作和误定本混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唐风图卷》是其中比较可信的真迹:《唐风图》无款印,但卷中有南宋所钤“曾觌私印”,曾氏是绍兴年间人,与马和之同时,可证此图为真迹;同时该图画法也与马和之另外一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作品《后赤壁赋图》一致。《...
南宋·马和之《唐风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高清大图。《诗经·唐风》中的“唐”是指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国所在地,大约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一带的地方,“唐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歌。宋高宗赵构非常喜欢马和之的画风,每写《诗经》就命其补图。关注@书画道 #书画界艺术# #书画知识大全# ...
宋高宗赵构小楷真迹《唐风图卷》欣赏;书者介绍: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
《唐风》就是采集于此地的民谣诗歌,反映了当时晋国的社会民生。《唐风图》现存的有三本,分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以辽宁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马和之版最为出色,该画卷共12段。 第七段~第十二段画 本来《唐风》中的诗歌是很难理解的, 马和之《唐风图》用生动的艺术形象...
南宋马和之《唐风图卷》,取材于诗经,反映当时晋国民风。 第一段~第六段画 1.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
传世作有《后赤壁赋图》卷、《 古木流泉图 》及取材《 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还有《豳风》等传世。 作品鉴赏 《鹿鸣之什图》卷 《鹿鸣之...
《鸨羽》为《唐风图》卷中的第八幅。作品的构图重心在左边。一株葳蕤、茂盛的老树上,两只躁动不安的鸨鸟正在召唤着觅食回家的同伴。树根处,潺潺流动的溪水营造了动荡的气氛。画家以鸨鸟聚集在树上摇摆不定的姿态,来比喻徭役使人不得休息,既形象,又富有感染力。树叶用笔屈曲,多以弧线绘出。坡地、树干用较粗而又多...
“晋国六百年”展览 | “晋国始封”与《唐风图卷》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 叔虞封唐 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在夏代之前便存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唐是部落联盟首领帝尧的封地。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故称“陶唐氏”“唐尧”,唐地也称“陶唐古国”“唐尧故地”。殷商时期,唐成为商王的封地属国。
宋高宗赵构小楷《唐风图卷》《鲁颂三篇》 南宋画家马和之,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活跃于高宗时期,画院待诏(画家),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高宗尝书《毛诗》三百篇命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