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唐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但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人物生平 率众起义 唐赛儿家境贫苦,自幼从父习武,不到15岁已武艺超群。明初,山东连年灾荒,饿殍遍野。明太祖朱元璋死后...
经此一役,唐赛儿义军的名气传遍了山东大地。百姓们听说有个女中豪杰唐赛儿,为民伸张正义,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到两万人,连京师都被惊动。而且,唐赛儿的起义还点燃了山东百姓们反抗朝廷残暴统治的烽火,各地出现了十几支起义军。唐赛儿起义后,打击附近的官府和恶霸,义军所到之处,明朝的官员们纷纷逃命。朱棣得知...
历史上的今天:唐赛儿起义 1420年3月5日,唐赛儿在益都(今青州)发动了唐赛儿民变,也称唐赛儿起义,这是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发生在山东的一场以白莲教为旗号的民变。唐赛儿是一个年轻的女性,略懂武艺和兵法,她效仿元末红巾军,以白莲教为纲领,在当地积极联络民众,自称“佛母”。唐赛儿 唐赛儿起义的背景是明...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农历二月,唐赛儿率众在卸石棚寨揭竿而起。卸石棚寨在益都县境内,也称“鬏髻寨”,峰高数百米,四面是绝壁,易守难攻,又处于诸城、安丘、莒州、寿光等地的中心,四周教徒众多,群众基础良好,是唐赛儿的根据地。青州卫指挥高凤得到唐赛儿起义的消息,急忙率领官兵前来围剿。唐赛儿乘明军...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唐赛儿出生在山东蒲台,也就是现在的滨州市南境,丈夫林三去世后,自称佛母,打着宣传白莲教的名义,召集民众反对明朝统治。随后青州、诸城、安丘、即墨等地民众纷纷响应。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2月,唐赛儿在青州的卸石棚寨发动起义。卸石棚寨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地。为什么这么说呢?
唐赛儿虽然英勇抵抗,但在明军的火器和骑兵的压制下,逐渐陷入了劣势。3唐赛儿的部将宾鸿、董彦杲等先后战死或被俘,唐赛儿本人也身受重伤,被迫退守卸石棚寨。1422年(永乐二十年),朱棣亲临卸石棚寨,下令围攻。唐赛儿的起义军在寨内奋力抵抗,与明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最终,明军攻破了寨墙,杀入寨内,大肆...
唐赛儿起义被镇压后,明军抓捕了唐赛儿,但被绑缚的唐赛儿居然突然失踪,“临刑……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所以唐赛儿结局不知。故此《明书》称唐赛儿为“妖妇 ”。而在正史《明史》的列传中,朱棣大动干戈抓捕唐赛儿,结果却只有三个字“卒不获”,可谓非常丢脸。在此我们需要注意,不论是《明史》还是《明...
唐赛儿,这位明朝初期的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在山东滨州蒲台县的土地上,留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永乐年间,天下动荡不安。战乱的余波尚未平息,赋税却日益沉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白莲教悄然兴起。唐赛儿早年失去土地,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她加入白莲教后,凭借着胆识和智慧,逐渐成为重要的教首之一。
1420年初,山东青州地区爆发了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唐赛儿,山东济南府蒲台县人。她从小信奉白莲教,自称佛母。蒲台县位于大清河的下游,与青州益都相连接,旱涝失时,河水泛滥,广大农民深受其害,生活十分贫困。1399年的“靖难之变”以及朱棣称帝后的屡次北征,再加上迁移国都、营建北京城垣宫殿等所摊派征调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