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05.9-2010.7,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 2001.7-2005.9,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学士 研究经历 2016.9起,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11-2016.8,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0.9-2012.8,美国叶史华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后 研究领域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瞿金平院士/唐翔鹰教授团队基于能量转移策略,发展了一种在可见光条件下,以三芳基膦为还原剂和氧原子受体的1,2-二羰基化合物的脱氧偶联反应,用于构建C–O、C–S和C–N键。该体系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羧酸、硫酚、硫醇、...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瞿金平院士/唐翔鹰教授团队基于能量转移策略,发展了一种在可见光条件下,以三芳基膦为还原剂和氧原子受体的1,2-二羰基化合物的脱氧偶联反应,用于构建C–O、C–S和C–N键。该体系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羧酸、硫酚、硫醇、苯并三唑、磺酰胺以及多种含羧基、巯基、磺酰胺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而且可以实...
7月1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唐翔鹰教授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同时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招生组成员,为邵阳市2022届高考考生提供专业志愿填报咨询,出谋划策。 唐翔鹰,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有机与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合成、天然植物提取与加工、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研究。主持国家...
近十年来,硼自由基化学迅速发展,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氮杂卡宾硼自由基,其主要应用于C-X键的还原及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加成。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唐翔鹰课题组报道了硼自由基引发的选择性C-H官能团化,用于合成多种菲啶衍生物(Org. Lett. DOI: 10.1021/acs.orglett.8b00642)...
近十年来,硼自由基化学迅速发展,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氮杂卡宾硼自由基,其主要应用于C-X键的还原及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加成。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唐翔鹰课题组报道了硼自由基引发的选择性C-H官能团化,用于合成多种菲啶衍生物(Org. Lett.DOI: 10.1021/acs.orglett.8b00642)。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瞿金平院士和唐翔鹰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见光介导的脱氧转化方法,成功实现了1,2-二羰基化合物的有效利用。这一研究不仅展示了能量转移的应用潜力,更为有机合成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在羰基衍生物的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2001.7-2005.9,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学士 研究经历: 2016.9起,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11-2016.8,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0.9-2012.8,美国叶史华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兴趣1)新颖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唐翔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科研之友号:14387038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80 成果 1849 阅读 28 下载 1461 被引 21 H-指数 主页 成果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瞿金平院士/唐翔鹰教授团队基于能量转移策略,发展了一种在可见光条件下,以三芳基膦为还原剂和氧原子受体的1,2-二羰基化合物的脱氧偶联反应,用于构建C–O、C–S和C–N键。该体系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羧酸、硫酚、硫醇、苯并三唑、磺酰胺以及多种含羧基、巯基、磺酰胺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而且可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