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明府"并非一具体官职,而是对地方高级官员,尤其是县令的一种尊称。此称呼源于古代中国的行政体系,用以彰显官员的权威与责任,并体现对其能力和品行的双重认可。 具体而言,"明府"在唐朝多用于指代县令,他们掌管一方水土,负责治理、军事、财政和司法等多重事务。县令作为地方长官,其职责重大,需具备卓越的治理才能...
1. 明府,意指古代对郡守、牧尹等高级官员的尊称,源于汉魏时期。2. 该词亦用于称县令,尤其在唐以后,成为对县令的一种普遍称呼。3. 明府还偶用作对太守的敬称,体现了汉人对官员的尊重。4. 在唐代,县令被称为明府,而县尉则被称作少府,这一称谓后世得以延续。5. 清代官场中,明府成为对知府的...
“明府”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行政体系,是对地方高级官员的一种尊称。在唐朝,这一称呼通常用于指代县令,他们掌管着一方水土,肩负着治理、军事、财政和司法等多重职责。当狄仁杰踏上蓬莱县的土地,接任县令之职时,他也就自然地被称为“明府”。这不仅是一种官场上的礼节性称呼,更是对他所担任职位的权威与责任的象征。
唐代一般人尊称县令为“明府”“明府”是“明府君”的略称。原本在汉代是对太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唐代别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PS,千万不要象电视剧里那样动不动称呼官员为“大人”,这在清代中期以前都是称呼父亲的,此后一些献媚的...
#唐朝[超话]#明府[míng fǔ]“明府君”的略称。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唐李贤注云:“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重之称。”唐以后多...
县令在唐朝被尊称为“明府”,县尉呢,叫作“少府”。我们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位杜少府就是一位县尉。 + + + + + 01县尉是做什么的 县尉一般是主管司法和刑徒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公安局长,但实际上管的事情要比公安局长更多。
唐朝明府的品级没有明确提及。因此,无法确定唐朝明府是几品官。 答案问题点击 举报反馈 提到作品 会员 大唐狄公案(全6册) 《大唐狄公案》是荷兰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高罗佩历时十八年时间写成的名著。全书以中国唐朝名臣狄仁杰为主人公,讲述其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探案情节波诡云谲,谜底判决令人深...
唐玄宗时期,县的数量增加22个。唐朝的县分为京县和畿县,“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谓之京县。”“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京县一般在京城内,而畿县一般在京郊。此外,按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下四等级。县的长官为令,又称为明府。京县令为正五品上,其余县令为六、...
红袖小助手2024年10月17日 23:44 唐朝明府的品级没有明确提及。因此,无法确定唐朝明府是几品官。 【答案问题点击举报反馈】· 答案由 AIGC 生成相关问答唐朝太子是几品 1个回答 2024年10月19日 05:01 唐朝太子的品级没有明确的信息。 唐朝明府是几品官 1个回答 2024年10月17日 23:44 唐朝明府的品级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