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至天竺(今印度),研习佛法,带回佛经,以他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答案】天竺;《大唐西域记》分析总结。 唐朝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至天竺今印度研习佛法带回佛经以他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结果...
玄奘的西行之路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旅程。公元629年,玄奘前往长安大慈恩寺,寻求皇帝的支持和资助,得到了唐太宗的支持,并获得了前往印度的特别许可。公元630年,玄奘启程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先经过天山南路、龟兹、焉耆、高昌等地,到达了拜城。在那里,他受到了当地的统治者支持,得以安全地前往疏勒。在疏勒,...
玄奘原名叫陈袆,洛州缑氏人,他十三岁出家,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潜心研究佛经,四处拜师求学,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玄奘在研究佛经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翻译过来的经文,存在不少错误的地方,因为天竺国(今天的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经,于是他决定到天竺国去学习佛经。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
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享年62岁,在他死后23年后,唐朝再次诞生了一位得道高僧,这个人就是鉴真。鉴真享年76岁,死于日本。这两人都是唐朝少有的高僧,并且做出了很相似的举动。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却都是对佛学真理的追求,值得后世人尊敬。 玄奘西行这件事由于《西游记》这本名著和...
这位僧人,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他是河南偃师县人,本姓陈,俗名祎,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之家,是汉代太丘长陈仲弓的后代。他的父亲叫陈慧,是一位“深通儒术,不务荣进”的学者,曾任江陵县令;他的母亲宋氏,是隋代洛州太守宋钦之女。他自幼聪明神俊。出家后,曾有长者问他出家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意欲远...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丝取经,将沿途见闻口述于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该书是( )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马可·波罗行纪》 D. 《梦溪笔谈》 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
从《西游记》里看到的是,唐太宗给了唐玄奘一本通关文牒,支持他西行的,但史料却是拒绝的,当初唐太宗也担心他有去无回,所以拒绝。而这个通关文牒就牛逼了,盖有大唐的玉玺,可以说是最高的通行证了,所到国家看到后也得放行,这也证明唐朝当时的国力强大,影响到西域和中亚。而唐玄奘历经千幸万苦到达天竺后...
玄奘,本名陈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佛教高僧和学者,他于7世纪中叶前往印度取经,历时17年,行程万里,成就了一段传世佳话。这次西行求法之路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唐朝文化的风采和精髓。 2. 背景 2.1 唐代社会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封建王朝之一。在这个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民众富庶。佛教在社会...
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天宝年间六次东渡,历经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扩大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