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割据,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 A. 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B. 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 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割据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 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 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 该事件说明唐朝( ) A. 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B. 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 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
四品以上者得希烈官,五品以下者封户四百,庶民则免赋三年,又派神策将刘德信率领节度、观察、团练的子弟兵合力屯守阳翟;派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招讨使;又派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任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耽与李皋为应援招讨副使。
在淮西镇的西部,是唐朝廷的山南东道,在元和九年(814年)十月二十一日宪宗颁布《招谕淮西制》以后,严绶以山南东道节度使,襄州诸军事兼襄州刺史,申、光、蔡等州招抚使的名义来到襄州(今湖北襄阳),担任起招抚和讨伐淮西总指挥的任务。 此外,宪宗还派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随军监军。 严绶的任命,宪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淮西镇原本是唐朝为了防止安禄山叛军南下设置的方镇,自贞元二年(786年)吴少诚杀陈仙奇,自领淮西节度使起,历任吴少诚(786-809年)、吴少阳(809-814年,与吴少诚并无血缘关系,乃杀吴少诚子后自立)两代节度使,至元和九年(814年)九月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一边把自己老爹的死先隐瞒住,一边纵兵劫掠周边的舞阳等县以筹措粮...
唐朝元和年间,李愬雪夜下蔡州,活捉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随后,朝廷又平定了淄清镇李师道叛乱;接着,朝廷又采取分割强藩大镇的方法来削弱藩镇。这些举措(
江南的赋税能够运到京城长安,最主要的通道就是大运河。唐朝政府对大运河的保护可以说是用尽了全力。主要表现在唐中央政府和淮西节度使的矛盾上。 淮西节度使本来是唐王朝为防止安禄山南下而设置的藩镇,位于今天的安徽、河南和湖北一带。因为大运河从淮西经过,所以淮西的稳定对帝国财政至关重要。可也正因为如此,淮西...
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 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
要说唐朝历史上危害最大的藩镇,那当属淮西了,但是为何淮西这个藩镇危害如此之大呢?那还得从地理上说起。 元和九年(813年)闰八月,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擅领淮西军务。唐廷拒绝授予吴元济节钱,“(吴)元济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掠襄城、阳翟。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棒莽间,票」系...
【注】①希烈:李希烈,唐淮西节度使,建中三年在奉命征讨李纳时叛唐,朝廷派遣颜真卿前往招降。②真卿:颜真卿,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③坎:坑。④分:天数,运数。⑤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⑥耄:年老。⑦朝觐:臣子朝廷谒见君主。⑧坐:因,由于。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