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隆基的统治下,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可惜的是,当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李隆基不禁膨胀起来,开始放纵享乐,忽视国事。再加上宦官外戚干政,更是造成朝政败坏。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便发动了安史之乱。6,762—779年,唐代宗李豫时期 763年,李豫终于平定安史之乱,让唐朝终于可以停...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依照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十道,每道设置观察史起监察作用,并无实际权力;国家的实际行政区划为都督-州-县三级制。 640年唐十道图 741年唐时期全图 开元二十一年(733...
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治理下出现的极盛之世,唐朝在开元年间进入是鼎盛时期,因当时的年号为“开元”所以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继位之后,提倡文教,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改革官制,励精图治。在政治上,唐玄宗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
东北方向:早在唐太宗时期,就已经开始联合新罗向高丽发动进攻,但是都未能成功。终于在660年,唐朝水师灭了百济,减轻了新罗的压力,使得高丽腹背受敌。此后,唐朝和新罗夹攻高丽,最终于668年灭高丽。此后,唐朝在平壤设置了安东都护府,任命高丽王族为都护,实行羁縻统治。唐朝虽然在北方得志,却在青藏高原停止了脚步...
背景和起因:唐灭高句丽之战发生在7世纪,涉及高句丽、百济、唐和新罗之间的战争。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太宗时期唐朝击败高句丽,大幅削弱高句丽实力;唐高宗时期唐朝继续削弱高句丽和百济,最终于668年攻灭了高句丽。事件经过:在攻灭高句丽之后,唐朝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方面,大量高句丽人被迁往江、淮地区...
唐朝疆域,是指唐朝时期的领土范围和实际控制区域。唐朝疆域面积最大时(不计武周)为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约1237万平方公里。武周疆域最大值为1241万平方公里(695年)。唐朝开国之后逐渐结束了自隋末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和唐高宗执政期间不断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高昌、龟兹...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国祚二百八十九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历史界,就同意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就是唐朝来说,这一点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 图:唐代的疆域 唐玄宗李隆基所开创的开元盛世把这一地位推向了巅峰,那个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如果当时世界也有国际排名...
这也是唐朝繁荣昌盛,存在时间最长的原因之一。提倡文学,诗歌舞蹈 唐玄宗在位时期,他深知,人数方面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是不行的,科举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诗赋,为了选中人才,更是来亲自当考官选拔。由于唐玄宗先进的思想,对儒生的待遇非常丰厚,下令手下的大臣翻阅并记录历代的遗书,使唐朝得到了近五万本的图书...
《唐朝盛世:开放之风,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一文生动地描绘了唐朝时期社会的开放风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个在古代封建社会中颇为特殊的时代。从穿衣打扮、伦理观念到政策上的开明态度,唐朝的开放之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股清流,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奠定了基础。首先,文章对唐朝女性穿衣打扮的开放程度进行了生动描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古代的繁盛时期,它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兴盛的原因是:①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②经济:关注民生,轻徭薄赋。③民族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对外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⑤唐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⑥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经验和财富。因为唐朝的繁盛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