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为了速得京师,就曾与回纥定约,攻克两京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回纥兵虽然不是平叛所必须,但毕竟骁勇善战,对快速击败叛军无疑是有利的。第三,借兵回纥,亦可化解回纥对唐朝的巨大压力。回纥在天宝年间消灭突厥,开拓疆土,东到室韦,西至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之地。裴罗可汗死后...
在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曾多次向回纥借兵。有许多历史著作都对回纥帮助唐朝平叛一事做了记载,并把唐朝借兵的原因归结于唐回的友谊关系。以回纥助唐的具体战例为史料,可以看出前人对回纥助战的作用有所夸大,事实上回纥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旧唐书·回纥传》评论:"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戡难中兴之功,...
唐朝的借兵剧情简直是一部精彩的权谋大戏。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史思明又与安庆绪不和,整个叛军内部充满戏剧性。唐肃宗就像一个精明的棋手,不断调度各方势力。第二次借兵时,他本想一举歼灭安庆绪,结果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到了第三次借兵,轮到唐代宗上场,终于收复洛阳,但回纥兵的破坏力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史思明死后,唐朝又看到了希望,想要反攻。然而,此时的唐代宗(肃宗之子)同样怕官军打不过,有一次向回纥借兵。公元762年,唐代宗以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与回纥兵联合进军洛阳。关于此战,《旧唐书·回纥传》中记载:怀恩与回纥右杀为先锋,及诸节度同攻贼破之,进克东京洛阳,史朝义率残寇而走。...
在此情况下,郭子仪打算向漠北的回纥借兵,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在隋唐年间也逐渐强大起来。唐肃宗为了复国,同意了郭子仪的借兵回纥的请求,并且,在与回纥可汗葛勒商谈借兵时,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而许下屈辱的盟约:一旦夺回京都长安,土地、士庶都归唐朝,金帛、子女都归回纥。葛勒可汗大喜,派儿子叶护、将军帝...
还有,回纥是靠得住的。因为大唐有恩于他们!当然,回纥也是知恩图报的部族。648年回纥内部发生乌纥之乱。唐太宗派燕然都护府副都护元礼臣,平定叛乱。公元651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回纥首领婆润派出五万骑兵协助唐朝出征,双方联手将老对手突厥打败。双方百余年来,并肩战斗,再加上不断的姻亲关系,彼此间...
无奈之下,为了保住唐王朝的江山,郭子仪不得不兵出险招,向回纥借兵。然而,这兵却不是白借的,回纥可汗与唐肃宗签订了合约,一旦夺回京都长安,那么只有土地归于唐朝,金帛和女子都要归回纥。如此丧权辱国的条例,唐肃宗还是签了。为的是保住屁股下面的皇位。回纥可汗大喜过望,立马让儿子率领了5000骑兵帮助唐朝...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借兵回纥: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神来之笔 慕沙观历史 发布时间:59秒前感谢你的关注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1、安史之乱借兵的成本 安史之乱,唐肃宗登上皇位后,开始平叛,将安西、北庭等地的精锐军队调到内地,同时准备向回纥借兵。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任命豳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寀(cǎi)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为使向回纥借兵,以扩充实力。就像当年苏联出兵东北攻击关东军后,运回大量东北的机械设备等各种物资作为军费一样...
唐肃宗借回纥兵和吴三桂借满清兵情况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这主要有5方面原因。 其一,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虽然丢失两京,唐朝最高层被迫逃亡,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并没有受到挑战,除了叛军,各镇兵马都受中央调遣。 李自成进北京后明朝的局势却大不一样,由于明朝最高层并没有选择逃亡,崇祯皇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