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时期,对于北部、西部边疆安全和“丝路贸易”影响最大者,先后有突厥、吐蕃、回纥等民族,与唐朝文化经济交往有密切往来。 《旧唐书》记载,当突厥始毕可汗去世的时候唐高祖“遣内史舍人郑德挺往吊处罗,赙物三万段”。到唐高宗嗣位时,授吐蕃赞普(国王)弃宗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这些都足以说...
“丝路”开发带来的效益 随着唐政府对边境以及丝路的开发,是促进了唐朝与中亚诸国的关系,使得唐朝外交力量不断增强。毕竟弱国无外交,只有强国才会不断地进步,向内外寻求发展国家的措施,而唐朝就靠着“丝路”的带动,使得大批犹太商人进入中国,让商业从此活跃起来。贞观十五年,摩揭陀国的使者,来访长安返回时,唐...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在商周时期便已经萌芽,但由于受到航海技术的限制,其真正成为中国贸易的核心路径是在我国唐朝时期,由于唐朝中期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这让海上丝路一度成为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其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彼时我国对于海上贸易的管理缺乏经验,岭南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海上丝路贸易的贸易...
唐朝路:1300年前的丝路古道 横贯兵团第六师垦区的唐朝路,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碎叶路的一段。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魏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贯通西方的唯一商贸走廊和主要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包括陆上和海上两条线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深湛丰富的丝路文化和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自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将“丝绸之路”命名为“丝路学”之后,100多年来中外学者不...
摘要:唐朝政府对西北(陆上)“丝路”的丝绸贸易。一直实行严格管控(即保护)政策:一是严禁中外商人(华商、胡商)运销丝绸;二是对边州“互市”交易的丝绸有严格限制;三是对诸蕃“朝贡贸易”实行严格管控。并借助西北缘边关塞查禁、“丝路”沿...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丝路上的中西文化交融 1970年10月发掘的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被称为20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这批珍贵文物不仅代表着唐代金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还包含着中西文化交流中友善互通的人文精神。采用捶揲技术制作而成的“鸳鸯莲瓣纹金碗”,以及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镶金兽...
唐朝以其强大的中央集权和文化繁荣而闻名,交通的便捷和畅通是这一切的基础。交通文化的发展,使得人员、货物、信息能够在国内外自由流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交往和政治联系。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陆运和水运作为两大支柱,共同推动了唐朝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完善陆运设施,方便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连接...
西州市场经济和丝路贸易 所谓丝路贸易,指的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其中西州是唐朝丝路贸易线的重镇之一,因为西州是中原与西域的重要连接点(如同门户般),同时西州往东可以直接进入河西走廊;往西北可以越过天山到北部草原地带;往东北,可以通过蒙古高原进入大漠深处;往西南,可以经塔里木盆地到达焉耆、龟兹、姑墨、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