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庭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内科学博士)。 同年至2013年在美国纽约Feinstein医学研究所从事感染与免疫方向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是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回国后就职于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系,在继续深入探索HMGB1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中有重要发现,申请并获得了国家青年科...
赞 分享 科研之友 微信 新浪微博 Facebook 分享链接 唐怡庭 中南大学, 讲师 / 科研之友号:53660092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0 成果 138 阅读 0 下载 0 被引 0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产品服务 科研之友 科研之友机构版 科创云 站内浏览 科研成果 科研人员 科研机构...
团队通过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持续探索,完善了危急重症从理论机制到转化应用的一体进程,并有望探索研发脓毒症治疗I类新药。团队成员唐怡庭、赵锴和石坚也先后介绍了各自的学术工作与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李建成高度肯定了吕奔教授团队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
#科研# 听唐怡庭的报告知道了脓毒症的血栓-焦亡理论,百度搜到了湘雅三院吕奔老师的介绍,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啊! ~HMGB1介导cas11依赖的致死在脓毒症中的作用。HMGB1帮助LPS进入细胞内,进而诱导焦亡,...
唐怡庭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吕奔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肝素是哺乳动物内源性的多糖分子,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正式因为具有抗凝作用,肝素在临床上使用具有出血风险,尤其对于重症患者。该团队在该研究中进一步分离了肝素的抗凝作用和抗炎作用,并发明了用无抗凝活性肝素(non-anticoagulant heparin,化学...
1月,吕奔-唐怡庭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题为“Heparin prevents caspase-11-dependent septic lethality independent of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的论文,阐述了肝素(Heparin)在脓毒症中能通过抑制Caspase-11的活化防止脏器损伤、DIC发生和死亡,为今后脓毒症的...
培养医学七年制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他们适应21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实践中,对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提出了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合理地安排科研训练的进度,按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进行培养的新模式. 著录项 来源 《医学与哲学》 |2005年第...
完成人员:吕奔,唐怡庭,杨新宇, 赵锴,梁芳 2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成果名称:儿童感音神经性聋致病 新机制及诊治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浙江大学 完成人员:谢鼎华,管敏鑫,朱纲华, 王金福,伍伟景,肖自安,彭安全, 赖若沙,杨曙,王恬,柳华,卿洁 ...
唐怡庭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吕奔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74761321000303 制版人:琪酱 参考文献 [1] Deng M, Tang Y, Li W, et al. The endotoxin delivery protein HMGB1 mediates caspase-11-dependent lethality in sepsis [J].Immunity, ...
唐怡庭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内科学博士)。 同年至2013年在美国纽约Feinstein医学研究所从事感染与免疫方向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是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回国后就职于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系,在继续深入探索HMGB1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中有重要发现,申请并获得了国家青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