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利部门曾经根据1936年唐徕渠的渠首平面图,绘制了唐徕渠引水想象复原图,唐徕渠布局精巧,和都江堰在建筑原理、结构设置等方面相差无几。唐徕渠在2000多年前开始开凿,1000多年前流浚,将黄河水由南向北调动300多公里,依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荒无人烟的地区施工,人抬肩扛,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有专家预言,唐徕渠可以说...
在银川 提起唐徕渠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如同母亲般 滋养和佑护着银川的人们 如今的唐徕渠 依然承担着 全区五分之一的自流灌溉面积 75%的河湖生态补水重要任务 漫步唐徕渠银川市区段 渠道以内,洪流奔涌 渠道两侧,花木葱茏 市民沿着渠岸健身散步,惬意休闲 一幅人水和谐的幸福图景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逐渐深入...
是河套平原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以生产水稻、小麦为主。最早见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明《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并招来民众垦殖,遂名唐徕渠。”宁夏引黄灌溉工程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时期的河西屯田,其后代有继承,唐徕渠是自汉代至明清引黄灌溉工程演变的缩影。
今天编发《唐徕渠,银川人的母亲河》表达欣喜之情,以飨广大读者。 银川平原的唐徕渠又名唐渠,也曾称过唐梁渠、唐槐渠,初建于唐代武则天年间,古渠出口开在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东侧的黄河西岸。 唐代国力强盛,因地制宜地将唐徕渠灌区向地势平缓、黄土厚积的银川平原中部发...
黄河系列短片第四集《流淌的印记·唐徕渠》 在宁夏,唐徕渠是流经最长、流域最广的一条渠道。 唐徕渠旧称唐渠,开凿于汉、疏浚于唐,因招徕大批民众垦种而得名,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一条灌溉干渠,已有2200多年历史。经历代开发整治,兴盛于今。 初秋时节,良田和美景相映,古渠与村庄相伴。
唐徕渠 唐徕渠又名唐渠,建于唐武则天年间,后经各代整修,渠口开在青铜峡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等县向北流去,到平罗县终止,全长322公里,有大小渠道五百多条,灌田90万亩,唐徕渠又名唐渠。 渠口开在青铜峡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等县向北流去,到平罗县终止全长322公里 最宽处30多米 最窄处5米 平...
其实,唐徕渠对于宁夏平原,对于银川城来说,不只是一条灌溉渠这么简单而已,它的历史将贯穿银川城历史的始终。可以说唐徕渠陪伴了银川城一千余年,见证了银川城的沧海桑田和日新月异。所以说它身上还有很多历史未曾被人们熟知。如果只是把它简单理解为一条灌溉渠,或者是“百渠流润”的代表,那么真的是把它的作用给...
记者通过探访唐徕渠管理处及渠首管理处大坝水利管理所,讲述了这段流淌了千年的故事。 2000多年以来,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七星渠等秦汉至明清开凿的14条千年古渠系至今仍汩汩流淌,记录着宁夏水利沧海桑田的历史。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些古渠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始终承担着农业灌溉的重要使命。以唐徕渠为例,...
诗兄说:发现银川之一渠风流泽千年-美在唐徕渠 银川平原的唐徕渠,又名唐渠,曾用名:唐梁渠、唐槐渠,初建于唐代武则天年间,古渠出口开在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东侧的黄河西岸。那时候,唐代国力强盛,因地制宜地将唐徕渠灌区向地势平缓、黄土厚积的银川平原中部发展,促使引黄灌区的大规模开发。原在黄河西岸的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