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玄武门的惨祸不再重演,唐太宗才最终决定处罚魏王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的作用 在唐太宗二立太子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李承乾失败后,就是他极力地劝说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的。后来唐太宗起了反复,又想立并非嫡出的吴王李恪为太子,又是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李治能够上位,完全是这位舅...
皇太子李承乾密谋不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魏王李泰严重地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李泰之所以能让李承乾害怕,则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过于偏爱魏王李泰,所以说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走上歧途,唐太宗李世民应该负一大部分责任。一、魏王李泰的荣宠之路 魏王李泰,《旧唐书》记载,其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武德三年,封宜...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将东都洛阳中尽占了惠训坊一坊之地的大宅一并给了李泰,而李泰于此处为池、池与洛河之间修建的堤岸,正是日后堪称“都城之盛”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 魏王池与魏王堤,李泰因父亲的宠爱而得,而如此胜景,又因魏王李泰而驰名于世。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韩愈便曾在...
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简介 魏王李泰(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次子)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母亲长孙氏,太子、唐高宗的同胞兄弟。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他一出生的被自己的祖父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
可能是养尊处优惯了,魏王李泰长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唐太宗不说督促儿子锻炼减肥,反倒担心上朝参拜会累着他,于是特批李泰可以乘坐轿子到朝所。唐太宗对魏王泰的宠溺可见一斑,这样的恩宠,不仅让太子李承乾和其余诸皇子羡慕嫉妒,更是让朝臣们感到不可思议。3、任其招揽学士 魏王李泰也并非不学无术之人...
在李泰和李承乾明争暗斗的过程中,李世民也多有推波助澜,帮助李泰树立起威望。待遇逾制 李泰作为嫡次子,被封为魏王,是一个亲王。但是他的一些待遇,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按照规定,藩王长大之后,就该去封地就藩了。可是李世民舍不得他,依然让他留在长安。他身体肥胖,李世民就允许他坐轿子上朝;想和他经常...
贞观中,太子承乾多不修法度,魏王泰尤以才能为太宗所重,特诏泰移居武德殿。也是这件事,勾出了李泰本来就不纯的野心,直接伤害了李承乾的内心,而李世民这个想法刚出炉,魏征就有意见了,他立即批评李世民引起两个儿子的矛盾,这种事情不仅不会对李承乾有帮助,反而会让李承乾应激过当,由此可见,魏征其实是有...
唐太宗是非常好的皇帝,但这件事让李唐皇族陷入了长期的混战中,哪怕是太宗朝也未能避免,唐太宗的儿子们也开始学他,想要利用手段去争取皇位。在太宗中后期,国内就爆发了储君之争,争夺的双方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然而有些奇怪的是,他们俩人居然都不是最终的获胜者,反而是原本没有继位希望的李治成了...
唐太宗对太子忘祖悖论感到十分痛心和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严惩太子,而是寄希望于规劝指正,希望李承乾“改邪归正”。还没等李承乾重新开始,他的储君之路却半道上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这个人,正是李承乾的亲二弟李泰。嫡次子李泰:蛰伏多年的野心家。魏王李泰,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泰才华横溢,...
【同母兄】唐太宗14..他的父亲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母亲是母仪贞观的文德皇后长孙氏。太子同母弟,高宗同母兄。他一生荣宠,享尽万般父爱,受到的种种逾矩宠爱,屡屡招徕朝臣的侧目,就连史官都不得不心生感慨。他的记载,在各卷唐史中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