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的伟大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也有说法认为他来自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或钜鹿郡。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统治期间为626年9月3日至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少年时期就跟随军队,曾前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他首倡晋阳...
李世民率军九万渡黄河、定渭北,李秀宁亦是率众七万前来会师,随后,两军协力,攻破大兴城,李渊迎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迎立皇帝啊,这功劳简直大过天,杨侑岂能没有表示?灰常“开心”的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辅佐朝政”李渊已是唐王,给自家儿子封个国公不过分吧?于是李建成做了唐王...
当然,偶尔也还是会被以谥号中的核心字来称呼的,如李世民有时也会被称作文皇帝或太宗文皇帝,但主流已经由以谥号为主变成了以庙号为主。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画像 此外还有年号问题。自明王朝开始,除个别皇帝外,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任帝一个年号,即所谓“一帝一元”(实际上元王朝已经有不少一帝一元的皇帝了)。
在军事上唐初的战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当上皇帝之后灭突厥,高昌,薛延陀,平西域,稳定西域。建立了一个具有庞大领土的帝国。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受到很多人的崇拜。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
于是,李渊、李世民变为高祖皇帝、太宗皇帝。自唐起,多称庙号,谥号仅在特定场合使用,如称李世民为文皇帝。另有年号之事。明王朝起,多数皇帝一帝一年号,即“一帝一元”。民间常以年号称皇帝,如洪武、顺治。但官方多用庙号或谥号核心字,如明太祖朱元璋亦称高皇帝或太祖高皇帝。#百家说史迎新春# ...
公元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与另外一位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一样,汉文帝并非帝国合法的继承人,即“得国不正”,因此,对于“身前身后名”的渴求也就超乎寻常地强烈,这不是矫情,或者说个人爱好,而是成熟政治家必然的选择,因为他们的皇位,比自己新兴的政权更欠缺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本质上就是树立“权威”,而“权威”不等同于“权力”,而是...
与另外一位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一样,汉文帝并非帝国合法的继承人,即 “得国不正”,因此,对于“身前身后名”的渴求也就超乎寻常地强烈,这不是矫情,或者说个人爱好,而是 成熟政治家必然的选择,因为他们的皇位,比自己新兴的政权更欠缺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本质上就是树立“权威”,而“权威”不等同于“权力”,...
朱棣的庙号应该就是太宗,谥号文,合称太宗文皇帝, 1. 皇帝的年号是用来作为纪年标准的,古代中国没有采用西方的纪年法(以基督降生年为元年),只能以帝王的年号纪年,比如洪武元年就是指1368年,洪武、永乐都是年号,可以用来代指皇帝,但有些皇帝有多个年号,事实上一帝一号的传统是元代之后才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