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彭城县开国伯。刘晏实施了改革榷盐法、改革...
(编者按:东封事在开元十三年,即刘晏10岁时。史料中说7岁或8岁授官不知何故史)贰 关于刘晏的传奇,还没有结束。大唐开元十五年,刘晏当时十来岁,玄宗皇帝再次召见了他。以一个臣子的标准来说,刘晏受到了非比寻常的礼遇。笔记中记载:玄宗召于楼上帘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也就是说,...
唐代中童子举的人,不在少数。但后来成名的,也是寥寥,正应了那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刘晏大概是最出名的一个了。此外还有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高宗时候有个员半千(五百元)和他孙子都中举童子举。另外,开元时候的裴耀卿也是,而且此人在财政经济方面,还算是刘晏的前辈老师呢。不过《新唐书》记载...
三字经详解: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刘晏年龄虽然只有八岁(历史的记载是八岁,不是七岁)就已经走上了仕途。你们这些年幼的后学之人,只要勤勉奋进,也同样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刘晏(公元718 - 780年)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新旧《唐书?刘晏传》上载:“刘晏,字士安,曹...
他的名字叫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 人。下面就来说说刘晏的不平凡经历。一。皇上冠名“神童”,成名后发愤读书 宋代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里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这段话就是说得我们今天的主角...
P51三字经 51 唐刘晏 01:48 P52三字经 52 犬守夜 02:13 P53三字经 53 幼习业 02:14 P54三字经 54 人遗子 02:17 P55千字文第一集 03:23 P56千字文第二集 03:23 P57千字文第三集 03:23 P58千字文第四集 03:23 P59千字文第五集 03:22 ...
刘晏:字土安,七岁能做诗写文章,大家公认他是神童。 神童:聪明小孩子。 正字:官名,主管校正书籍。 【故事】 刘晏是唐玄宗时的一个小神童,据说,他曾经写了一篇《东封颂》的文章献给祭拜天地的玄宗。玄宗看了以后,赞不决口,于是,便召见刘晏,当他见到刘晏还是个孩子,不仅对他的写作能力感到怀疑,便命宰相亲自考刘...
唐刘晏中的唐是指我国古代的唐朝,刘晏就是当时一个叫做刘晏的小孩子 方七岁中的方的意思是才、刚刚 举神童中的举的意思是推举、被认为是,神童是指极其聪明、聪慧的小孩子 作正字中的作是当、作为,正字的意思是刊正文字的这样一个官 那么整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的具体含义是: ...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唐代的刘晏,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八岁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对官。刘晏与杨炎脱颖而出,成为唐王朝锐意革新、善理财政、改革税赋的杰出代表。
《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之语。刘晏曾说“:官员有爵位俸禄,因此对于官员而言名誉重于利益。小吏没有地位且不能升迁,因此对于小吏而言利益重于名誉。”因此审查出纳情况的工作,只能任用官员,小吏只需按吩咐办事。刘晏任用的人,即是在几千里外,听从命令像在刘晏眼前,偷懒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