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的刺史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太守,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 二、级别 唐朝,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
刺史:在剧里,刺史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省长,但实际上,刺史的来源和后期发展比较复杂。剧中的背景是唐睿宗景云年间,还没有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的藩镇局面还没有形成,所以此时的刺史就是地方上的一把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这个官职的。刺史,来源于秦代,在秦制中,每郡设置御史,主要是监督监察的职责。...
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常委、委员.尚书(三品)、侍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郎中(五品)、员外郎(六品),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厅局级、副厅局级公务员.御史大夫(三品)、御史中丞(四品),相当于纪委书记、委员.(中央官员名目繁多,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市长,是一郡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汉代州刺史 汉武帝设州刺史,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东汉建武十八年重新改回刺史。 州相当于现在的省,州的长官叫州刺史或州牧,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唐代州刺史 唐初依隋旧制,地方上有州(郡)、县两级。
唐朝的司马,是辅佐刺史治理事务的一个官职,约为从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市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副厅级)。在古代战争中,马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春秋时期的战争,基本都是利用战车对阵冲锋,而拉战车的马,也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当时的司马,是指专门管马的官(哎,让我想到了弼马温),属于重要军职。从...
而且这两个官职的官阶都相当高,级别接近宰相。 但是相比之下,洛阳留守的管理区域只是洛阳皇城,而洛州刺史管理的区域更大,而且拥有地方众多资源、更有实权。 因而,在《唐朝诡事录》里,权倾朝野的长公主谋图称帝、成为女皇,就不得不把洛州刺史高忠义、洛阳留守李约拉至麾下。 换句话讲,如果长公主起事,这两人就...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
唐朝司马是州高级官员,是州长官刺史的助手。司马在唐朝时是四品官,主要职责是协助当地的刺史办事,但是更多的时候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级别的州,司马的品级也不同,例如上中下州的司马,品级分别为从五品下、正六品下、从六品下。另外,唐朝的司马与长史合称为“上佐”,共同掌管...
刺史,中国古代州级官名,“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汉文帝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