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蕡① 【唐】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②,何曾宋玉解招魂③。 &n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分类标签: 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帝高高在上,天门紧闭,更不派神巫下凡来问一下刘蕡您的冤情。自从去年春天与您在黄陵分别后就一直被滔滔江水阻隔,再也没有见面,一别之后,等来的竟是您客死浔阳的噩耗。我此时只能像潘岳一样空作哀诔之文,却无法为您招魂使您起死回生...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词句注释】 1.刘蕡(fén):字去华,昌平(今北京昌平县)人。唐敬宗宝应二年(826年)进士。李商隐的友人。 2.深宫:一作“深居”。九阍(hūn):九重宫门。《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此言帝宫深遥。 3.巫咸:传说...
📜 我只能像潘岳一样空作哀诔之文,却无法像宋玉为屈原招魂那样,让刘蕡起死回生。他平生高风亮节,于我而言既像朋友又像老师。我不敢自居于朋友之列而在寝门以外哭吊他,而是应以师礼对待他。🌸 这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深挚情谊和由衷钦仰,也使这首诗超越了一般的悼友之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
哭刘蕡: 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李商隐诗鉴赏: 刘蕡字去华,幽州( 河北 )昌平人,宝应二年(826)进士。太和二年(828),策试贤良方正。他议论宦官专权,将危国本,词意真切,轰动一时...
哭刘蕡李商隐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广陵别後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注释】: ①刘蕡:字去华,昌平人,宝历二年进士,博学善文,性耿介,为宦官所嫉,贬柳州司户参军卒。《旧唐书》本传曰:“好谈王霸大略,耿介嫉恶,言...
行路之人都在议论刘蕡遭贬柳州确是冤屈,都说他在贤良对策中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下面两句接着引贾谊与公孙弘两个历史人物,写诗人对刘蕡之死的痛惜。诗人视刘蕡为“师友”,而他竟死于冤屈,不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五、六两句,即扣住题面,写诗人痛哭情状。结尾两句不但烘托着二人相别时的悲凄心情,且与...
末句,诗人哭刘蕡风采可仰,吐露着他对老友的无比敬重。“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是说刘蕡有高尚的节操,诗人视之老师兼朋友,故不敢自居与他同列去象对待朋友哭于寝门。刘蕡为人正直,才能出众,但却屡遭斥逐。而诗人亦有政治抱负,也同样免不了朋党势力的打击和排挤,郁郁不得志。...
【前言】 《哭刘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伤悼友人刘蕡而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对挚友含冤被贬客死他乡表现出深深的悲恸,通过对亡友的伤悼,宣泄了诗人内心对朝廷的失望与痛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抗议。全诗风格悲壮,情感真切,既伤悼朋友,又为之鸣冤,深情而正义,感人肺腑。 【注释】 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