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抢 [ hōng qiǎ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ōng qiǎng ] (动)许多人在一哄而上地抢购(商品)或抢夺(财物)。 百科释义 报错 哄抢(hōng qi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群体起哄抢夺财物;起哄抢购。有趁火打劫之嫌。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人数多、被抢物资重要、社会影响大、哄抢一般文物、哄抢次数多,属于“其他严重情节”。聚众哄抢公私财物4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哄抢重要军用物资;(2)哄抢珍贵出土文物;(3)哄抢抢险、救灾、救济、优抚等特定物资;(4)煽动大规模、大范围哄抢活动,后果...
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哄抢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导致公司、企业停业、停产的; (6)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
在平台检索“哄抢”关键词,跳出来的内容,多与河南与这个季节的收割有着紧密关联,一:11月3日,周口,目击者路过一个村庄时一位女子指责村民下地刨红薯,应该是机器收红薯后地里残余红薯,遭到上百人挖刨,一个人能装一个蛇皮袋子。二:11月1日,媒体报道周口一家中药种植合作社遭到哄抢,种植园主坐地痛哭,...
1. "抢夺"的定义是通过暴力手段夺取他人财物。2. "哄抢"的定义是集体起哄并夺取财物,或者集体哄抢购买。3. 在犯罪行为上,"抢夺罪"侧重于"趁人不备,公然夺取",突袭性是关键,使受害者意料之外;而"聚众哄抢罪"侧重于"哄"和"众",意味着集体一哄而上夺取。4. 在定罪量刑上,"抢夺罪"无论...
哄抢的释义是:许多人在一哄而上地抢购(商品)或抢夺(财物)。哄抢(hōng qi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群体起哄抢夺财物;起哄抢购。有趁火打劫之嫌。哄抢造句如下:1、卡车上掉下一筐苹果,众人上前哄抢。2、货车倾翻20吨苹果遭哄抢,民警嗓子喊哑了也没能制止住。3、在淹水较少的地方,警方...
参与“哄抢”,与个人素质有关,与从众心理有关,当然也与社会自治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法治”,这个“法治”不仅意味着有法必依、违法必罚,还意味着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与敬畏,对他人包括财产权利在内的所有权利的尊重与敬畏。追根求源,支持哄抢行为心理的,一是不害怕摊上事,二是不把他人的财产权利当...
10月31日,河南周口白术种植田被哄抢,种植户损失20多万,坐地大哭,把河南哄抢事件推上了风头浪尖。 从10月3日南阳音乐节开始,周口的玉米,信阳的高粱,驻马店的花生……到周口的药材,许昌的红薯…… 高达十几起哄抢事件,且件件事后无结果,情况通报里“捡拾”一词,也引起了众议。
从浅层次的角度去分析,河南农村之所以接二连三的发生集体哄抢事件,其实是因为他们性格上就有贪小便宜,脸皮厚。可是这些都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河南农村真的很“穷”,这里是古之中原,是我们中华文明最早的诞生地,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起点,是拥有数千年耕种传统的中夏,竟沦落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闻者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