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梁、支撑梁侧模采用木模或钢模,支撑梁、封板底模宜采用100mm厚混凝土垫层; 2、有封板支撑梁,待支撑梁侧模支设好,梁边土方回填后,再施工封板底模。 钢筋绑扎 1、编制钢筋料单并加工成半成品,现场绑扎; 2、支撑梁与混凝土立柱连接时,宜围绕立柱做根环形梁,在立柱中植入或预埋横向钢筋,支撑梁钢筋与环形...
咬合桩支撑梁结构是一种在特殊地形下采用的基础结构形式,因其结构紧凑,板面宽度小,具备吸附力强、隔水性好、减震效果明显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构造和性能 咬合桩支撑梁结构的构造与其他常规基础形式有所不同...
2、施工冠梁及第一道支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5%以上时,开挖到第二道支持以下0.5m。 3、施工第二道支撑,开挖到基坑底。 4、施工进水格栅基础底板、一体化泵站基础底板及换撑1。 5、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5%以上时,将进水格栅主体结构施工至第二道支撑以下0.5m并安装好一体化泵站; 6、待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上...
(3)分段施工接头处理:在不同施工段间设置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施工到此接头时挖出砂灌满混凝土即可。 七、结论 通过对增城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咬合灌注桩支护结构施工工艺的分析研究,总结咬合灌注桩加锚索、内支撑作为深基坑支护的一种形式,可供其他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作参考。
咬合桩是指以A、B两种不同类型的桩相互咬合,形成具有挡土和截水功能的竖向连续体,是一种新型的排桩结构,又称AB桩。其目的是使排桩既能作为挡土构件,又能起到截水作用,因此无需设置另一个截水帷幕。A类桩起截水作用,B类桩主要起支撑兼具截水作用。A类桩一般为素混凝土桩,B类桩为钢筋混凝土桩。
一、咬合桩桩身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咬合桩是建筑中常用的桩基础形式之一,其桩身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桩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配合比的选择上,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可塑性、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咬合桩能够在工程建设中达到较好的支撑和承载效果。 二、咬合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
咬合桩施工工法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插入土壤中,以形成一个与土壤相连的桩-土界面,从而增加土壤的稳定性。桩的咬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抵抗土壤的侧向力和拔出力,确保土壤不会因工程荷载而发生下沉或倾斜。 2.相互支撑 在咬合桩施工过程中,桩与桩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结构。相邻桩之间的水平拉力通过连接件传递,在土壤...
邻近地铁的深基坑咬合桩结合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及监测
后浇带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辅助结构,其作用是对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进行加固支撑。后浇带的材料多为混凝土,其厚度、长度及布置位置是根据主体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强度计算决定的。 与咬合桩导墙相比,后浇带并不是为了防止山体滑坡而设置的防护措施。咬合桩导墙主要是用来固定山体,保...
将模具放置在桩基上,注入混凝土并使用振动设备排除气泡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分布。根据需要,可以在桩身中添加钢筋增强以提高强度和稳定性。4.咬合连接:当第一根桩的混凝土达到预定的强度后,将下一根桩的模具放置在前一根桩的咬合槽内,再次注入混凝土。这样,每根桩都通过咬合槽与前后相邻的桩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