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常《咏华清宫》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咏华清宫 唐代-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翻译: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结束了江南的漫长旅程,在将要天亮的时候,来到了华清宫。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这时候,朝元阁上刮起了西风,大风...
咏华清宫宋· 杜常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咏华清宫》,作者因事在江南通过艰辛长途跋涉,旅越数十个驿站的路程,终于披星戴月,冒着冷冷的晓风来到了西安华清宫。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是凄清的景色,在凛凛西风下...
咏华清宫《咏华清宫》是唐代诗人杜常的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华清宫的景象与历史沧桑,抒发了对朝代兴衰的感慨。全诗以旅程起笔,以风雨之声收尾,通过虚实结合的意象传递深沉的历史沉思。 一、诗歌结构与主题解析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展现诗人长途跋涉后抵达华清宫...
在时光的幽深处,杜常的《咏华清宫》恰似一泓清泉,潺潺流淌着千年的情思,以其独有的韵律,轻轻叩响我们心灵的扉页,引领我们漫步于那消逝在岁月长河里的华清宫畔,去聆听历史的低吟浅唱,感受一场穿越古今的心灵慰藉之旅。诗之开篇,“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仿若展开一幅诗意的长卷,墨韵间晕染着无...
咏华清宫不仅是唐代诗人对盛唐的怀念,也是对李杨两人感情的表态。“华清宫”的象征意义 华清宫位于骊山,因其风景秀丽,有唐代知名的温泉行宫而得名。华清宫文化底蕴深厚,周幽王在此地为褒姒烽火戏诸侯,张衡为此作下《汤泉赋》,截止至隋文帝时期,此地已经过多个君王的修葺,为华清宫的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骊山华清...
咏华清宫 [宋]杜 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朝元阁:唐代在骊山建的祭祀场所。长杨:泛指古代宫苑。正甫(杜常字)大寺自河北移使秦凤,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过华清,有诗四首,词意高远,气格清古。《河上楮谈》残月西沉,晓风拂面,东方泛白。诗人从江南风尘...
《咏华清宫》① 宋 杜常行尽江南数十程②,晓风残月入华清③。朝元阁上西风急④,都入长杨作雨声⑤。【作者简介】杜常,字正甫,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权发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官至工部尚书。【注释】① 诗原误题唐王建作,据《宋诗纪事》引《河上楮谈》改...
咏华清宫 杜 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杜常,生卒年不详,字正甫,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权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徽宗崇宁中拜工部尚书。后以龙图阁学士身份知河阳军。《全...
声音简介(原文)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云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1 《清平调词》 唐•李白 412022-01 2 《咏华清宫》 唐•王建 392022-01 3 《宫词 其二》 宋•林洪 612022-01 4 《宫词》 宋•林洪 50202...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咏华清宫》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华清宫》,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咏华清宫》上帮助到大家 作者:王建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笠翁对韵》(节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