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在计算方式和所考虑的来源文献范围上存在差异。简言之,复合影响因子包括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和期刊引用的次数计算,而综合影响因子只包括期刊引用的次数计算。具体而言,复合影响因子考虑的是期刊、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三种来源文献,而综合影响因子则主要考虑文、理科综合,即科技类期刊和人文社会科...
除了影响因子,我们在平时研究工作中还会听到某某期刊是“一区”的,甚至“双一区”,这就涉及到期刊的分区(Quartile)。之所以要做期刊分区,是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文章引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单独按影响因子评价期刊质量肯定存在问题。因此,JCR按照学科门类和影响因子高低顺序将期刊分为不同的分区。 目前国内常用的分区方式...
影响因子实质上是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用来衡量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影响因子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也取决于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数量。 影响因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导致JCR和中科院依据影响因子划分的SCI期刊分区,也不固定。其中JCR分区参考的是各个期刊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中科院参考的是期刊前三年...
影响因子一般在0.1-1+,一些在领域内排名靠前的刊物,影响可能达到5以上。我们发文章,影响因子在1左右的刊物就差不多了。有能力的可以追求更高的影响因子。 不过小编看来,发文章不能盲目看影响因子,主要还是应该看刊物的影响力。虽然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
所以在数值上,复合影响因子一般都要比综合影响因子要大,它统计的范围也更广。我们在平时发表期刊论文的时候,两个影响因子都会看,但主要还是看复合影响因子。那么,影响因子多高才是高呢?作者在选择刊物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影响因子高一些的刊物,这样的刊物可以证明自己文章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因子一般在0.1-1+,一些在领域...
小同行相对清楚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期刊的特色和水平有自己的理解,很少根据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来评价科研水平。对于不太了解的大领域同行不一定了解其研究水平和期刊特色,有可能会参考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之一。大同行评议或跨学科专家评议时,由于不了解本领域的情况,专家还是会参考SCI进行评判。由此可见,无论是哪...
SSCI和SCIE在收录范围和影响因子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首先,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的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涵盖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而SCIE,即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其次,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
巢清尘预测,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共同影响下,预计2024年极端天气引发的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另外,我国夏季气候受到多时间尺度和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变率和不确定性。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夏季气候和传统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得极端天气的预测难度越来越大。每日经济新闻 ...
3月1日每经讯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巢清尘进行了专访。巢清尘预测,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共同影响下,预计2024年极端天气引发的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另外,我国夏季气候受到多时间尺度和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变率和不确定性。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夏季气候和传统影响...
复合影响因子以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为统计范围,综合影响因子仅包括期刊的引用频次统计,所以复合影响因子统计范围更广,我们常说的影响因子究竟是复合影响因子还是综合影响因子?通常所指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也可以予以一定关注,但主要看复合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