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1735)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驻军。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德乐海蒙餐...
如果经常逛古城,走进呼和浩特的绥远城将军衙署的规制布局和许多小城的县署相似——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照壁、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厢房和耳房,左右设有其他附属建筑。虽然将军衙署的名字听起来比县署气派许多,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政府官员办公的地方,区别多在官员的品级和建筑规模大小方面...
79个将军、19个都统在这里办公生活,大多数泯然众人,但最后一位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绝对是个传奇!1949年,他在傅作义将军影响下,带领6万余人和平起义,成功解放绥远。这剧情,比很多抗战大片还要精彩!如今的将军衙署已经华丽转型,从神秘的官员禁地变成了游客打卡圣地。蓝得纯粹的呼和浩特天空下,这座老衙门依旧静静地守...
去过呼和浩特的驴友 来过这里 概述 门票 旅游时节 交通指南 驴友点评(203)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1735)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
位于呼和浩特的绥远城将军衙署是()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 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 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其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 军事统治的产物。 A.明 B.元 C.清 D.汉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蒙古及统领...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绥远城将军衙署 呼和浩特早期的城市雏形是归化城。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驻牧呼市一带,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并归附明廷。他和他的妻子钟金哈屯(人称三娘子)在这里亲自督建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建好后起名叫“库库和屯”,蒙语意...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是清朝为稳固西北疆而建的重要建筑。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于四年(1739年)完工,是呼和浩特地区及漠南蒙古的行政中心。绥远将军曾是一品大员,历代共有79任。🏛️衙署保存完好,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将军衙署博物院,免费开放,无需预约,凭身...
呼和浩特解放前叫绥远城,我们现在看到的将军衙署,也就是过去的绥远城将军府,是绥远省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后改名为将军府。前内蒙古自治区委主席布赫题匾为“漠南第一府”。这里“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戈壁沙漠分为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是明朝末年蒙古各部落分裂成三部分之后,出现的地域和...
呼和浩特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朝时期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疆的稳定,在呼和浩特修建了绥远城及绥远城将军衙署。当时的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整个绥远城统领满汉蒙八旗驻军,是掌握西北军政最高权力机构,拥有非常广泛的实权。如今这座将军衙署已成了呼和浩特著名的旅游景点。 绥远城将军衙署面积不大,约3万平方米,有房屋132间,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