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解释当代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稳定重复的重大现象——集权与放权的交替往复,整顿治理的运动型机制,绵延不断但收效甚微的政治教化活动,举步维艰的科层政府理性化和法制建设发展,政策执行中的变通和共谋行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制度逻辑。
讲座伊始,周雪光教授提出了核心问题——中国的治理逻辑是什么,在日常治理中面临着哪些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周教授从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与矛盾切入,展开本次讲座的讨论:一方面,中国见证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发挥着...
在中国官僚制度安排中,完成任务的逻辑在官僚体制中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不能完成任务的后果直接而且严重 激励的机制 中国政府官僚制的多重逻辑 完成任务的逻辑占据了支配地位,基层官员需要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行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基层政府的行为特征 面对相互冲突的官僚制逻辑,面对接踵而来的相互矛盾的政...
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指:一个国家的运行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式、应对危机的抉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一系列稳定的制度安排之上。该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因果联系即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在古代中国,皇权建立在传统权威与卡理斯玛权威兼而有之的合法性基础之上。中国官僚体制的合法性来源于自上而...
1.“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存在矛盾(即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矛盾),因此出现应对机制:决策一统性与执行灵活性、政治教化的礼仪化、运动式治理的“纠偏”机制。 2.韦伯提出了权威的三个“理想类型”:传统权威(家长制&家产制)、卡理斯玛权威(领袖具有超凡禀赋从而被人追随)和法理权威。当代中国的国家权力建立在...
周雪光(2011)提出,在中国的大一统体制中,存在着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之间的深刻矛盾,而运动式治理则是针对这一矛盾及其组织失败和危机而发展起来的应对机制之一,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深层制度逻辑。本文在这一思路基础上,对运动型治理机制做进一步分析。本文的中...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主要建立在官僚制的常规机制之上,但官僚制度有着内在困难,而且这些困难在中国官僚制度特定形式下加剧放大,常常导致组织失败和危机。因此,国家治理过程中演变出运动型治理机制以应对之。本文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从与韦伯式科层制的比较和...
内容提要:本文在中国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国家治理逻辑。在前半部分,以近年来学术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黄宗羲定律”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历史上税收财政领域中“杂税丛生—并税式改革—杂税丛生”的周期性现象,解读其中折射出的中华帝国的治理困难和由此衍生的制度安排。在后半部分,则着眼于中国大历史脉络,提出三对(概...
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逻辑 阅读 读书分享 我在B站跨年 路口大爷 【直播录屏】12月8日 20:00 周雪光:家族制与科层制间交融互构:中国历史上官僚体质的二元属性 西山在何许 对不起,即使被封,也要吐血推荐这本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文杰读书分享 【清华云读书第77期】《中县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