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词中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 兰陵王周邦彦词全文注释赏析 兰陵王周邦彦词全文注释赏析 兰陵王① 周邦彦 柳阴直②,烟里丝丝弄碧③。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④。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经典宋词赏析: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兰陵王·柳阴直① 周邦彦 柳阴直②,烟里丝丝弄碧③。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④。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⑤。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词牌简介】 《兰陵王》,词牌名。取名于北齐兰陵王的故事。北齐文襄帝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为人勇敢善战,但貌如女子,自觉容貌不能威慑敌将,便雕木面具,临阵蒙上。击败周师于金墉城下。故相传有《兰陵王》大面戏,并有《兰陵王入阵曲》。后人承前代之旧创《兰陵王》词调。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他的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兰陵王》是周邦彦首创的词牌名,题目虽为“柳”,但内容并非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
战士们编了歌谣来歌颂他,名为《兰陵王入阵曲》。而宋代《兰陵王》作为词调的创始人就是周邦彦。《兰陵王》的歌词很长,我们此前读的词通常分为上下两片,可这首新歌却分为上、中、下三片,长达130个字,算得上是北宋年间歌词最长的流行歌曲之一。 【拓展推荐】...
《兰陵王》 (原文 赏析) [宋]周邦彦 诵读:卫东 朋友你好,我是卫东。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兰陵王》柳周邦彦的这首《兰陵王》词,以柳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幅离别的画卷。开篇“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描绘了长堤上柳树成行,阴影连成一条直线,柳条在雾气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翠绿。隋堤上,曾经见过多少次柳絮飞扬,送别行人的情景。“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登高望远,故乡的景色尽收眼底,谁能理解在京...
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的艺术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显示了作者在词法上的深厚功力。一是章法的变化。这首词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别情加以铺叙和渲染,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又有现实和想象的交错,叙述视角也时有变化,客观的描述和主观和感受几成一体,但篇章结构却显得极其缜密,笔势收纵自如,张驰有致,充分体现了...
词选》曰:“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他认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这样曲 折的解释.但细细体会,这四句很有实感,不像设想之辞,应当是作者自己从船 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 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 ,那人...
周邦彦的词,在某种程度上继续保持了秦观词的特点,即景语的使用方面,不乏情韵;特别是针对柳永词偏于“直说”、“直叙”而缺少变化的写法,在章法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进”,变平铺直叙为曲折多变,在感情的“留”上,比秦观控制得更厉害。下面试以《兰陵王》为例,简要谈谈周邦彦词的抒情特征。先看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