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 这反映了当时( B ) 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
历史 中国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 “五四”事件的近因是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中日关系便是中国最急迫、最繁难的问题。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在9月15日前把“胶澳(即胶州湾)租借地全境”移交给日本,不过同时应许“最终将交还中国”。 1 1898年3月6日,德国以99年为期,...
日本在1918年8月爆发了“抢米风潮”,朝鲜在1919年3月1日发生了也是以学生为主的“三一运动”。“五四”事件的前两个月,第三国际(the Third Communist International)成立,并且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 与这些国外的革命狂潮相比较,中国人当时却活在一团漆黑的国内政局中,共和政府虽然试行了中国史无前...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
五四运动的定义 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在北京游行示威,抗议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屈辱政策。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罢课、罢市、罢工及其他事件,终于导致整个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界的革命。没过多久,学生们就为这新起的时代潮流起了个名字“五四运动”;后来这个名词的内涵却随着时间的演进比当初大大地扩充了。 本书所说的五四...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 ) A. 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 B.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 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 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
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
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美)周策纵 更新时间:2019-11-06 15:39:14 最新章节:译后记 完结共40章 倒序 封面 版权信息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体再版自序 认知·评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 导言 上编 运动的发展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