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上卷出版时,周立波在序言中写道:“上卷内容是去年七月东北局动员一万两千干部组织工作队,下乡开辟群众工作的情形。东北农村封建势力的最初垮台和农民中间的新的人物最初出现的复杂曲折的过程,就是本书的主题。” 作者:杨庆华 《暴风骤雨》 周立波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6月,周立波的夫人林蓝将《暴风骤雨...
当时只知道这篇课文是周立波《暴风骤雨》里的一个章节,进入大学中文系学习现代文学史之后,我开始思考:当时不到40岁的周立波,是如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引领下,创作出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民土改斗争最成功的作品的?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同志们很多是从上海亭...
革命过程虽像暴风骤雨般迅疾猛烈,但要彻底改造一个年过半百、有点滑头、精于打自己小算盘的贫苦农民,彻底铲除农民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在短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的,周立波在作品中并没有扭曲生活的逻辑,没有违背老孙头的思想和行为,真实反映出具体时空下人物的真实状态,他以丰富的生活经历、高超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现实...
周立波,这位1908年出生于湖南益阳的文学巨匠,自1928年起便投身于革命文学的洪流。从散文到小说,从抗日战争的战地日记到土地改革的生动记录,他的作品始终紧贴时代脉搏,真实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斗争。《暴风骤雨》是他在1947年10月至12月间,以深厚的笔触,描绘出的那个年代农民翻身做主的壮丽篇章。然而,周...
周立波在《暴风骤雨的写作经过》一文中说:“人民文艺工作者必须有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修养;必须参加大众的火热的斗争,体验群众的丰富的生活,才能从事于创作。”可以说,《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民土地革命斗争最初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周立波文学道路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
《暴风骤雨》 背景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保卫胜利成果,彻底摧毁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把革命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1946年5月4日,发布了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五四指示”。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就在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开展起来了。这年...
《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8年,东北书店出版。 《暴风骤雨》描写以萧祥为队长的土改工作队开进松花江畔的元茂屯,发动和组织广大贫苦农民开展对恶霸地主韩老六的斗争。处决了韩老六后,韩老六的弟弟带领土匪武装进屯,进行反攻倒算,企图扼杀新生政权。在共产党员赵玉林和青年农民郭全海的先后领...
《分马》选自《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读书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代人的回忆 #语文 #一起读书 - 阿春诵读于2024083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1947年5月,周立波调任《松江农民》编辑,开始构思创作《暴风骤雨》。他先后完成了《暴风骤雨》上、下卷的创作。1948年,东北书店正式出版了这部小说。《暴风骤雨》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结构严谨,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也富有地方色彩。这部小说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为描写土地改革的红色经典,同样受到推重:丁玲的小说节选《决战》入选人教版选修教材,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则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推荐书目。但两部小说的内容和写法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文学成就也有高有低。总体说来,周作比丁作更好看。为什么会造成...